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陶匏的意思、陶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陶匏的解釋

(1).陶制的尊、簋、俎豆和壺等器皿。《禮記·郊特牲》:“掃地而祭,於其質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 孔穎達 疏:“陶謂瓦器,謂酒尊及豆簋之屬,故《周禮》旊人為簋。匏謂酒爵。”

(2).泛指實用而合于古制的器用。 漢 班固 《東都賦》:“女脩織絍,男務耕耘,器用陶匏,服尚素玄。” 宋 蘇轍 《代南京留守賀南郊表》:“藁稭陶匏,緻精微於德産;犧牲玉帛,來職貢於多方。” 清 黃宗羲 《<陸石溪先生文集>序》:“圜丘祭器,先生以為器用陶匏,犧尊則製作像牛,穴背置酒。”

(3).指古代樂器。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譬陶匏異器,并為入耳之虞;黼黻不同,俱為悅目之玩。”

(4).比喻教化。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雲賦》:“苟順夫人理之父子君臣,安知夫雲物之赤黃蒼黑?進我輦路,就我陶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陶匏”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陶制器皿相關,并延伸至禮器、樂器和教化等領域。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陶制器皿
    指古代用陶土制作的禮器,如尊、簋、俎豆、壺等,常用于祭祀場合。據《禮記·郊特牲》記載:“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強調其質樸特性與天地自然相呼應。

二、擴展含義

  1. 實用且合古制的器用
    泛指符合古代形制且實用的器物。如漢代班固《東都賦》提到“器用陶匏,服尚素玄”,體現其作為生活用具的廣泛性。

  2. 古代樂器
    因“匏”本身為八音之一(笙、竽等樂器的代稱),陶匏可能指陶土制作的樂器,或與匏類樂器相關的禮器。

  3. 比喻教化
    陶匏作為禮器象征禮儀制度,引申為教化功能,體現古代“器以載道”的思想。

三、考古實例

1973年山西聞喜縣戰國墓出土的陶匏實物,形似壺,鳥獸形蓋,高30厘米,印證了其作為禮器的實際形态。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文獻記載與考古發現,若需進一步了解“匏”的植物特性或八音分類,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如-8)。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陶匏

《陶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意思指的是由陶器制成的盛水容器,也可以指陶器的中空部分。下面将為您介紹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陶匏》的拆分部首為“阝”和“匚”,其中“阝”是“阜”的簡化形式,表示城隍,在這裡起到聲旁的作用;“匚”則是表示盛物的容器。因此,《陶匏》可以表示由陶器制成的容器。

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推測這個詞的讀音為“táo páo”,其中“陶”的讀音為“táo”,“匏”的讀音為“páo”。

來源和繁體

《陶匏》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文王》中,用來形容文王時代的盛世景象。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專指陶器制成的容器。

在繁體字中,《陶匏》的寫法為「陶匏」,其中「陶」使用了「阜」的繁體形式「⻖」,而「匏」的形狀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陶匏的寫法為「陶瓟」,其中「瓟」是米單字的别體字,表示這個容器是由陶土制成的。

例句

1. 他用陶匏盛水給花灌溉。

2. 這個陶匏是我從古鎮上買回來的。

組詞

陶匏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如:陶器、陶藝、陶瓷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陶匏的近義詞包括:陶壺、陶罐、陶盆。

陶匏的反義詞可以是非陶制的容器,如:金屬盆、玻璃杯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