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桃李源的意思、桃李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桃李源的解釋

指 吳 中 武陵源 。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 武陵源 在 吳 中,山無他木,盡生桃李,俗呼為桃李源。源上有石洞,洞中有乳水,世傳 秦 末喪亂, 吳 中人於此避難,食桃李實者,皆得仙。”參見“ 桃源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桃李源”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和文化背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桃李源指吳中武陵源,出自南朝梁代任昉的《述異記》。據記載,此地因山間遍布桃李樹而得名,并附有避世成仙的傳說。

二、詳細解析

  1. 地理位置
    根據文獻記載,武陵源位于吳中(今江蘇蘇州一帶),山上無其他樹木,盡生桃李,故俗稱“桃李源”。

  2. 傳說背景
    傳說秦末戰亂時,吳中百姓曾在此避難,以桃李果實為食。民間流傳“食桃李實者皆得仙”,賦予其避世仙境的色彩。

  3. 文化關聯
    “桃李源”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相似意象,均象征理想化的避世之地,但二者地理指向不同。

三、文獻出處

主要見于南朝梁代《述異記》卷下:“武陵源在吳中……俗呼為桃李源。”

四、總結

“桃李源”既是現實中的地名,又承載了古代對安甯樂土的向往,融合了自然景觀與神話傳說,成為中國文化中隱逸理想的象征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二

桃李源

桃李源是一個成語,表示才能出自于良好的教育背景或者出自于師長的悉心教導。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桃子和李子的産地,引申為人才之所在。

拆分部首和筆畫:桃(木、口、十)、李(木、子)、源(水、原)。

來源:《孟子·梁惠王上》中有一段對話:“一人而已者,民疏而無桃李,死罪而無應。愛其子,榮其身,教之以喪,又奚病焉?”這裡的桃李即指孩子,意為擅于教導孩子的人,從而成為桃李源的來源。

繁體:桃李源的繁體為「桃李源」,和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對于桃李源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桃字在古代有左右相交的形狀,李字曾經被寫作「裡」,源字古代的書寫形式較為繁瑣。

例句:他是一名優秀教師,培養出了許多桃李源。

組詞:桃源、李源、桃李、源泉。

近義詞:桃李滿天下、桃蹊梨徑。

反義詞:庸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