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舊時交際中贈送的成套禮品, 明 代中葉已有此俗。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交際》:“﹝先王大父﹞後入補官,去國将二十年,時 嚴分宜 當國,故舊識也,以一紗二扇謁之……二十年來即平交必用二币,至於四,至於六,今且至八币,而以他物如數侑之,謂之八大八小,不知始自何時,而當之者反以為俗套,不肯盡收。乃於八大八小之後,另開珍異及土宜適用之物,以備選擇。”
(2).謂陳腐俗禮。 清 李漁 《意中緣·诳姻》:“洞房中無人注儀,須脫略休行套禮。”
“套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舊時交際中的成套禮品
指明代中葉形成的社交習俗,即在禮節往來中贈送成套禮品。例如,明代沈德符《野獲編》提到,當時送禮的規格逐漸升級,從“二币”增至“八币”,并搭配其他物品,形成“八大八小”的固定模式。這類禮品組合往往被視作形式化的“俗套”。
陳腐俗禮或虛情假意的禮節
清代李漁在《意中緣·诳姻》中提到“脫略休行套禮”,強調摒棄陳腐的禮節形式。現代引申為不真誠的送禮行為,即通過固定形式迎合他人,實際缺乏真心。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不同語境下的用法,可參考《野獲編》《意中緣》等文獻原文。
套禮可以指由一套禮品或一套儀式組成的禮物。它常用于形容婚慶、生日慶祝、商務拜訪等場合中的由多種物品組成的禮物。
套禮的構成部首為“示”,總筆畫為12。
套禮一詞源于“套”,原本指由多個零散的東西組合在一起。通過将“套”與“禮”相結合,形成了一個代表組合禮物的新詞。
套禮的繁體字為「套禮」。
在古代漢字中,套禮的寫法可能有變化。但根據現代漢字的演變,套禮的古代寫法也應該與現代相似。
1. 他送給我一套禮物,包含了一個手表、一本書和一瓶香水。
2. 婚禮上,新郎向新娘家送了一套精美的嫁妝禮品。
組詞:套裝、套路、套餐、套房、套牢
同義詞:禮品套裝、禮品組合、禮物組合
反義詞:單一禮品、單件禮物、孤立禮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