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踏莎行的意思、踏莎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踏莎行的解釋

(1).詞牌名。又名《柳長春》《喜朝天》《踏雪行》等。雙調五十八字,仄韻。又添字名《轉調踏莎行》,雙調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六句四仄韻。參閱《詞譜》卷十三。

(2).曲牌名。南曲仙呂宮、北曲商角調均有同名曲牌。南曲較常見,字句格律與詞牌同。用作引子。北曲與詞牌不同,用于套曲中。《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宇文綬 ﹞就旅邸中,取出文房四寳,做了隻曲兒,喚做《踏莎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踏莎行”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的經典詞牌名,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詞牌名來源與含義

  1. 本義與起源
    “踏莎行”原指春天郊外踏青的活動,“莎”即莎草(香附),唐宋時期盛行。據記載,詞牌名可能源于唐代陳羽詩句“衆草穿沙芳色齊,踏莎行草過春溪”,北宋寇準在宴飲中受韓翃詩句啟發,首次以此名創作詞作。

  2. 别名與演變
    該詞牌别名衆多,如《柳長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宋代賀鑄因詞中“紅衣脫盡芳心苦”句,又将其稱為《芳心苦》。另有變體《轉調踏莎行》,字數擴展至64或66字。

二、詞體結構與特點

三、文化内涵與經典詞作

  1. 主題表達
    多抒寫離愁别緒、相思之情或人生感慨。例如:

    • 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以“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刻畫羁旅之思;
    • 姜夔《踏莎行》借夢境追憶戀人,“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極盡凄婉;
    • 晏殊則通過“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暗喻時光流逝的閑愁。
  2. 藝術特色
    常用自然意象(如春水、楊花、斜陽)與細膩描寫,營造含蓄深遠的意境。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中“霧失樓台,月迷津渡”以朦胧之景隱喻仕途迷茫。

四、總結

“踏莎行”既是詞牌名,也承載了古代文人的情感寄托與生活雅趣。其名稱融合了踏青習俗與詩詞創作傳統,曆代名篇通過精妙的語言和意境,展現了宋詞的獨特魅力。

網絡擴展解釋二

《踏莎行》是什麼意思

《踏莎行》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在青翠的草地上行走。它通常用來比喻舞蹈或歡樂的場景。

拆分部首和筆畫

《踏莎行》由“踏”、“莎”和“行”三個字組成。

“踏”字的部首是“足”,共有10劃。

“莎”字的部首是“艹”,共有11劃。

“行”字的部首是“彳”,共有6劃。

來源

《踏莎行》這個詞出自宋代文學家楊萬裡所作的一首詞《登飛來峰踏莎行》。

繁體

《踏莎行》的繁體字是「踏莎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對于《踏莎行》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整體意思和用法并無太大差别。

例句

1. 在草地上踏莎行,感受大自然的甯靜和自由。

2. 歡樂的音樂響起,人們開始踏莎行,跳起優美的舞蹈。

3. 她的舞步輕盈如風,猶如踏莎行的仙子。

組詞

踏節、踏實、踏入、踏歌團

近義詞

踩草、踏青、徜徉、漫步

反義詞

碌碌無為、沉悶、固步自封、束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