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ffer as an excuse;dodge;plead] 托故推脫
推托之詞
見“ 推託 ”。
“推托”是一個漢語動詞,通常指用借口或理由來拒絕或回避某件事,尤其是本應承擔的責任或他人的請求。其核心含義在于通過言辭上的借口來達到躲避目的,帶有一定消極色彩。
具體解析:
字義拆分:
典型用法:
與近義詞的細微區别:
情感傾向: 該詞常隱含批評意味,暗示當事人缺乏擔當或誠意。例如:“他總是推托,不願幫忙。”
使用建議: 在正式場合或需要明确責任時,應謹慎使用“推托”,以免顯得不誠懇;若需禮貌拒絕,可改用“婉拒”“說明原因”等更中性的表達。
《推托》是一個動詞,意為把責任、任務或問題轉嫁給别人,推卸責任。
《推托》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才》和《手》,共計11個筆畫。
《推托》一詞最早見于《詩經·邶風·終風》中的一句詩:“未若推德,将才命。”意思是說,沒有像通過推德和推舉将人才任命于官職一樣。藉由這個引申義,後來衍生出“推托”的意思。
《推托》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推託」。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推托》被寫作「推透」或「推脫」,形狀和現代寫法相似,意思和用法也相同。
他總是對自己的過錯進行推托,從不願意承擔責任。
推诿、推搪、推卸
推脫、推責、推诿、推卸、托辭
自責、自批、承擔、負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