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官的意思、徒官的詳細解釋
徒官的解釋
猶役吏。 漢 賈誼 《新書·階級》:“若夫束縛之,係絏之,輸之司空,編之徒官。”
詞語分解
- 徒的解釋 徒 ú 步行:徒步。徒涉。 空:徒手。 白白地:徒然。徒勞無益。 隻;僅僅:家徒四壁。 從事學習的人:徒弟。徒工。學徒。師徒。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黨徒。 人(多指壞人):匪徒。暴
- 官的解釋 官 ā 在政府擔任職務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廳。官爵。 屬于國家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官方。官府。 生物體上有特定機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徒官”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tú guān(、)
- 注音:ㄊㄨˊ ㄍㄨㄢ()
- 詞義:指“役吏”,即古代負責勞役、雜務的低級官吏,多為受管制或服刑者擔任(、、)。
二、文獻出處
漢代賈誼《新書·階級》中記載:“若夫束縛之,係絏之,輸之司空,編之徒官。”此處描述罪犯被押送至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職)後編入“徒官”管理,印證了其與勞役相關的職能()。
三、應用示例
- 曆史官職:如戰國時期楚國設有“左徒官”,屈原曾任此職,但需注意“左徒”是楚國高階官職,與“徒官”含義不同,可能因名稱相近産生混淆()。
- 役吏身份:泛指從事體力勞動或基層管理的吏員,例如《新書》中提到的罪犯被編入徒官服役。
四、相關辨析
- 近義詞:役吏、胥吏。
- 現代關聯:該詞現已不常用,多出現在古籍或曆史研究中。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新書·階級》原文或漢代職官制度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徒官的意思
《徒官》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tú guān。它的意思是指臨時擔任官職、代理官員。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徒官》這個詞的左邊是“彳”部,右邊是“官”部,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
《徒官》一詞最早見于中國古代文獻《漢書·百官公卿表》中,用來指代一種臨時性的官職。
繁體
《徒官》的繁體字為「徒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古代的《徒官》漢字寫作「徒官幹」。
例句
1. 他暫時被任命為縣長,成為徒官。
2. 在官員出差期間,由他來擔任徒官。
組詞
徒官沒有常見的組詞搭配,因為它通常用于特定的上下文中,表示代理或暫時擔任官職。
近義詞
近義詞為代理、臨聘、代辦。
反義詞
反義詞為正式官員、正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