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頭面禮足的意思、頭面禮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頭面禮足的解釋

以頭親尊者之足。為佛教的最敬禮。 晉 法顯 《佛國記》:“ 瞿摩帝 中是大乘學,王所敬重,最先行像……像去門百步,王脫天冠,易著新衣,徒跣持華香,翼從出城迎像,頭面禮足,散華燒香。”《大智度論》卷十:“問曰:‘應言禮,何以名頭面禮足?’答曰:‘人身中第一貴者頭,五情所著而最在上故;足第一賤,履不浄處最在下故。是故以所貴禮所賤,貴重供養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頭面禮足”是佛教中的最高敬禮形式,其含義和背景可歸納如下:

  1. 字面含義
    指以頭觸地、以面貼地,最終用頭頂觸碰尊者(如佛、菩薩或高僧)的足部,表達極緻的謙卑與恭敬。

  2. 宗教意義
    這一禮儀體現了佛教中“以尊頂敬卑足”的哲學思想。《釋門歸敬儀》解釋:“以我所尊(頭頂)敬彼所卑(足),禮之極也”,象征破除我執、完全臣服的修行心态。

  3. 具體動作
    需跪伏于地,雙手掌心向上承接尊者雙足,額頭輕觸其足背,過程中保持身心專注謙恭。

  4. 曆史淵源
    部分典籍提到其可能起源于古代官員朝見君王時的禮儀(獻頭、面、足表敬意),但主要被佛教吸收并賦予宗教内涵。

  5. 應用場景
    常見于佛經記載的禮佛儀式,如晉代法顯《佛國記》描述國王迎佛像時“頭面禮足,散華燒香”。現代佛教徒頂禮經書時也會沿用此禮,象征對佛法的尊重。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儀軌或不同佛教流派中的差異,建議參考《大智度論》《釋門歸敬儀》等經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頭面禮足》的意思

《頭面禮足》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對人行拜禮,表示極端恭敬。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頭面禮足》這個成語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别是“頭”、“面”和“足”。其中,部首分别為“大”、“面”和“足”,筆畫分别為4、9和7。

來源

《頭面禮足》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的禮儀行為。古代人們通常對地位高尊貴的人進行頭頂至地面的拜禮,表示極度的敬意和恭敬。

繁體

《頭面禮足》的繁體字為「頭面禮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寫作《頭面禮足》的漢字為「頭」、「面」、「禮」和「足」。

例句

他向老師行過一次《頭面禮足》,顯示了他對老師的極度尊敬。

組詞

恭敬、尊敬、行禮、恭謹、頂禮膜拜

近義詞

尊敬、恭敬、崇敬、禮貌、極端恭敬

反義詞

不敬、輕視、冷漠、不客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