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天禦帶的意思、通天禦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天禦帶的解釋

飾有通天犀的禦帶。 唐 韓愈 《平淮西碑》:“賜汝節斧、通天禦帶、衞卒三百。”《新唐書·裴度傳》:“帝壯之,為流涕。及行,禦 通化門 臨遣,賜通天禦帶,發神策騎三百為衛。”亦稱“ 通天寶帶 ”。 宋 陸遊 《韓太傅生日》詩:“通天寶帶連城價,受賜雍容看拜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通天禦帶”是古代一種象征尊貴與權力的禦用腰帶,其核心含義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飾有通天犀的禦帶,屬于皇帝賞賜臣子的貴重物品。


二、曆史與文化背景

  1. 賞賜意義
    唐代起,皇帝常将通天禦帶賜予功臣或将領,以示嘉獎與信任。例如:

    • 唐憲宗賜裴度通天禦帶,并派三百神策騎兵護衛,表彰其平定淮西的功績(《新唐書·裴度傳》)。
    • 韓愈《平淮西碑》記載:“賜汝節斧、通天禦帶、衛卒三百”,表明此物與軍事權威緊密相關。
  2. 文學關聯
    宋代陸遊在《韓太傅生日》詩中稱其為“通天寶帶”,形容其價值連城,突顯受賜者的尊榮。


三、象征與功能

通天禦帶不僅是裝飾品,更是古代皇權制度下重要的政治符號,多見于唐代至宋代的文獻記載。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典故,可參考《平淮西碑》及《新唐書》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天禦帶

《通天禦帶》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橫貫天地、駕馭世界。下面将解釋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通天禦帶》由三個漢字組成,它們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來源

《通天禦帶》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山海經》,其中描述了一個神通廣大的人物“通天散人”,他能夠橫跨天地,駕馭萬物,故而形容人的能力和手段非常了不起。

繁體

《通天禦帶》的繁體字為「通天禦帶」。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可以将《通天禦帶》的字寫成以下樣式:

例句

他的才華和智慧讓他能夠通天禦帶,成就一番偉業。

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

近義詞

與《通天禦帶》意思相近的成語有:

反義詞

與《通天禦帶》意思相反的成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