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瑁的意思、銅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瑁的解釋

(1).飾金的玉瓒。天子朝會所用的禮器。《書·顧命》:“太保承介圭,上宗奉銅瑁,由阼階隮。” 孫星衍 疏:“銅即金也。《白6*虎通·考黜篇》雲:‘圭瓚秬鬯,宗廟之盛禮。玉以象德,金以配情。芬香條鬯,以通神靈。玉飾其本,君子之性。金飾其中,君子之道。君子有黃中通理之道美素德。金者,精和之至也;玉者,德美之至也;鬯者,芬芳之至也。君子有玉瓚秬鬯者,以配通德也,其至矣。’是銅即因玉瓚之飾金為名也。”一本作“同瑁”。

(2).借指王位。 章炳麟 《訄書·原人》:“異種者,雖傳銅瑁至於萬億世,而不得撫有其民。”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銅瑁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銅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和文獻來源有所不同,需結合曆史背景和用法綜合理解:

一、基本釋義

  1. 禮器含義
    指古代天子朝會時使用的飾金玉瓒(一種祭祀用的玉制禮器)。這一解釋源于《尚書·顧命》的記載:“太保承介圭,上宗奉銅瑁,由阼階隮”,表明銅瑁是象征王權的禮器。

    • 構成解析:
      “銅”指金屬銅或金(古時“銅”可通“金”),象征貴重;“瑁”為玉器名稱,與天子權柄相關。
  2. 引申義
    因銅瑁為天子專用禮器,故被用來代指王位或皇權。例如章炳麟在《訄書·原人》中以此引申。


二、其他解釋差異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其作為成語的比喻義,形容“言辭華麗但内容空洞”。此用法可能與“瑁”的材質特性(如綠松石外觀華麗但内部空心)相關,但古典文獻中未見此義,需謹慎區分使用場景。


三、古典文獻出處

《尚書·顧命》明确記載銅瑁的禮器用途,曆代注疏(如孫星衍疏)亦強調其象征意義:“玉以象德,金以配情”,體現古代禮制中金玉結合的政治哲學。


“銅瑁”核心含義為古代帝王禮器,引申指王權;現代部分資料擴展為比喻義,但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如需深入研究,建議參考《尚書》及漢代禮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銅瑁

《銅瑁》這個詞是指一種古代玉器,由銅質制成,形狀類似于瑁瑙,故稱為銅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銅瑁》的部首是金(钅),它的部首'金'表示與黃金、財富等相關。它的總筆畫數為24畫。

來源

銅瑁這個詞的來源并不确切。根據相關資料,瑁是風化石的一種,而銅瑁是以銅質制成的瑁瑙。在古代,銅瑁作為一種貴重的玉器常用于飾品、器皿等制作。

繁體

銅瑁的繁體字為銅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銅瑁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的古字形為“鐘毛”,表示銅制鐘的毛骨悚然之美,如同瑁瑙一般。

例句

1. 她佩戴了一串銅瑁手鍊,顯得非常高貴。

2. 這件銅瑁飾品是他收藏多年的珍貴之物。

3. 在古代,銅瑁是貴族展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組詞

銅瑁作為一個名詞,常常和其他詞彙組合在一起形成短語或詞組,如:銅瑁飾品、銅瑁手鍊、銅瑁器皿等。

近義詞

瑁瑙、琥珀、瑪瑙、玉石

反義詞

銅瑁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與非玉石或非貴重的物品相對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