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桐宮的意思、桐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桐宮的解釋

(1). 商 代 桐 地的宮室。相傳為 湯 葬地。 伊尹 曾放 太甲 于此。故址在今 河北省 臨漳縣 。《書·太甲上》:“予弗狎于弗順,營于 桐宮 。” 孔 傳:“經營 桐 墓立宮,令 太甲 居之。”《史記·殷本紀》:“帝 太甲 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 湯 法,亂德,於是 伊尹 放之於 桐宮 。” 唐 李白 《紀南陵題五松山》詩:“ 桐宮 放 太甲 ,攝政無愧色。”

(2).借指被貶的帝王或幽禁帝王的地方。《南史·劉穆之等傳論》:“及至處權定機,當震主之地,甫欲攘抑後禍,禦蔽身災,使桐宮有卒迫之痛, 淮王 非中霧之疾,若以社稷為存亡,則義異於此。” 康有為 《戊戌八月國變記事》詩之一:“莊嚴對 宣室 ,哀痛起桐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桐宮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曆史典故與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本義:商代離宮名稱

桐宮原指商湯陵墓旁的離宮,位于今河南省偃師市西南。《史記·殷本紀》載商王太甲因暴虐被攝政大臣伊尹放逐于此,故桐宮最初為具體建築名稱,屬商代貴族居所。

二、曆史事件引申:帝王反省之地

因太甲被囚桐宮三年後悔過自新、重歸王位之事(見《尚書·太甲》),該詞衍生為“帝王自我懲戒之所”的象征。如唐代孔穎達疏解:“桐,湯葬地也,有王離宮焉……使居憂喪,示不奪其位”,強調其政治反省功能。

三、文化符號:改過自新的隱喻

後世文獻中,“桐宮”脫離具體地點,成為君主反省罪己的文化符號。如《竹書紀年》稱“伊尹放太甲于桐而複立”,賦予其“在懲戒中重生”的抽象意義,常見于史評與文學作品,喻指通過反思重獲正道。

詞義演變小結

語義層級 核心含義 典籍例證
建築實體 商代離宮 《史記·殷本紀》
事件載體 太甲悔過處 《尚書》孔穎達疏
文化隱喻 改過自新象征 《竹書紀年》注

權威參考文獻:

  1.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桐宮"詞條釋義
  2. 《史記·殷本紀》(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尚書正義》孔穎達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4. 《竹書紀年校正》(清·朱右曾輯錄)

網絡擴展解釋

“桐宮”是商代曆史中的一個重要名詞,具有雙重含義:

一、本義(商代宮室)

  1. 地理位置争議
    存在兩種觀點:

    • 傳統說法認為位于河南商丘虞城縣,與商湯陵墓相關。
    • 部分史料(如《史記》)記載其位于河北臨漳縣,是伊尹流放商王太甲之處。
  2. 曆史事件
    據《尚書》《左傳》記載,商朝重臣伊尹因太甲暴虐無道,将其流放至桐宮三年。太甲悔過後複位,成為古代君臣關系的典範案例。

二、引申義(象征含義)

  1. 帝王貶谪的象征
    自漢代起,“桐宮”成為被廢黜帝王幽禁之地的代稱。如《南史》用“桐宮”暗喻被廢皇帝,清代康有為詩句“哀痛起桐宮”也沿襲此喻。

  2. 文學化表達
    李白《紀南陵題五松山》等詩詞中,“桐宮”被賦予政治反思的文學意象。


注:關于桐宮具體地望,建議參考《中國曆史地圖集》等權威史料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白石道人歌曲頒條八神邊用逋緩秤色齒少心銳摛章春殘大北勝大和國家倒曳打通宵鼎台東營市鬥志端粹防把防盜房契飛條風雨交加怫忾富源高碳鋼古今譚概合璧昏黃嚼雜兢栗金舄九流镌雕爝火絶望撈籠獵白鹿馬骊姬曆盡滄桑隆功蠻方枚藻趨吉避兇日短至審謀書槅子順推順制司天桃仁提要凸邊拖男帶女盌遂甕牖無庸諱言饷物閑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