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常寂光土的意思、常寂光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常寂光土的解釋

佛教語。四土之一。 清 龔自珍 《誦得生淨土陀羅尼記數簿書後》:“上品上生,生 阿彌陀佛 常寂光土,限戊戌歲畢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常寂光土是佛教淨土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層面解析:

一、基本定義

常寂光土是佛教“四土”之一(與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并列),為法身佛所居之淨土。其名稱由三部分構成:

二、佛教義理内涵

  1. 本體論
    實為諸佛所證涅槃自性,即真如法性本體。非具體空間概念,而是以“土”喻指佛性本具的清淨境界。如蕅益大師所言:“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複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2. 特質表現
    具足三德:

    • 寂滅:超越生滅煩惱(不垢不淨、不生不滅)
    • 光明:般若智慧遍照
    • 法性:與萬法本體不二

三、修行層次關聯

四、引申含義

在世俗語境中,該詞衍生出“保持勤奮謙遜、默默耕耘”的成語含義,但此屬文化引申,與佛教原義有本質區别。

注:若需了解四土具體對應關系或其他淨土理論細節,可查閱《印光法師文鈔》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常寂光土(cháng jì guāng tǔ)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常寂光土是佛教頗為重要的一個詞語,常指佛法普照、常住娑婆世界,寂指宇宙的甯靜,光指智慧和光明,土指地球、世俗世界。因此,常寂光土的意思是指佛法永遠普照、宇宙永遠安甯、智慧之光照亮世界的境界。 拆分部首和筆畫 常寂光土的部首拆分為日(rì),光(guāng),土(tǔ),分别具有陽光、光明和地球的意義。常寂光土的總筆畫為17畫,其中常為5畫,寂為12畫,光為6畫,土為4畫。 來源 常寂光土這個詞主要來源于《法華經》。《法華經》是佛教經典之一,被認為是佛教的皇冠經典,其中常寂光土一詞是形容諸佛常駐的佛國。 繁體 常寂光土在繁體字中寫作常寂光土,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常寂光土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但整體來說,其意義和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佛陀常駐常寂光土,普照衆生。 2. 心中若有常寂光土,即使在塵世也能感受到内心的甯靜和智慧的光明。 組詞 常寂光土可以與其他詞組合形成不同的詞語,如: 1. 常駐常寂光土 2. 寂靜光土 3. 光明之土 近義詞 常寂光土的近義詞包括: 1. 佛國淨土 2. 天堂 3. 淨土 反義詞 常寂光土的反義詞包括: 1. 塵世紛擾 2. 紅塵 3. 雜亂無章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