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屍子》:“ 荊莊王 命 養由基 射蜻蛉,王曰:‘吾欲生得之。’ 養由基 援弓射之,拂左翼,王大喜。”後因以“蜓翼”指射箭的微小目标。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非有心於蜓翼,豈留情於戟枝。”
“蜓翼”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射箭的微小目标,比喻事物極其輕微或脆弱。例如形容希望渺茫、命運脆弱等場景。
源自《屍子》記載的故事:
荊莊王命神箭手養由基射蜻蜓(古稱“蜻蛉”),要求“活捉”。養由基一箭射中蜻蜓左翼而未傷其性命,莊王大喜。後以“蜓翼”代指微小且難以命中的目标。
該詞兼具具象與抽象雙重含義:
可通過權威詞典(如漢典)或古文典籍進一步查閱原始文獻。
《蜓翼》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蜻蜓的翅膀。蜻蜓是一種昆蟲,它的翅膀像蝴蝶一樣美麗而輕盈,因此常用來比喻柔軟輕盈或者薄而透明的東西。
《蜓翼》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和10個筆畫。其中,“蟲”是左邊的部首,表示昆蟲類的字,而右邊的部首“翟”則表示與鳥類有關的字。
《蜓翼》一詞起源于古代漢語,可以追溯到宋朝。目前沒有繁體字形式的《蜓翼》,隻有簡體字形式。
在古代,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古時候的《蜓翼》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基本上還是由部首“蟲”和“翟”組成,形狀和意義也沒有太大差異。
1. 她的裙子輕得像蜓翼一樣,在風中飄動。
2. 這家小餐館的餅皮做得薄得像蜓翼。
以下是一些與《蜓翼》相關的組詞:
1. 蜻蜓:指的是一種有翅膀的昆蟲。
2. 翅膀:鳥類和昆蟲用來飛行的器官。
3. 透明:形容物體能夠讓光線通過,使内部可見。
近義詞:輕巧、纖巧、柔軟
反義詞:笨重、沉重、粗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