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聽履的意思、聽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聽履的解釋

語本《漢書·鄭崇傳》:“ 崇 少為郡文學史,至丞相大車屬。弟 立 與 高武侯 傅喜 同門學,相友善。 喜 為大司馬,薦 崇 , 哀帝 擢為尚書僕射。數求見諫争,上初納用之。每見曳革履,上笑曰:‘我識 鄭尚書 履聲。’”後遂以“聽履”指帝王親近的重臣。 唐 杜甫 《上韋左相二十韻》:“持衡留藻鑑,聽履上星辰。” 清 趙翼 《清江浦送費制府入為大司馬賀遷惜别情見乎詞》詩:“聽履崇班躡禁廷,本兵身繫九邊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聽履”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彙,其含義與古代君臣關系密切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來源與基本含義

“聽履”出自《漢書·鄭崇傳》的典故:漢哀帝因熟悉鄭崇的腳步聲(“曳革履”),曾說“我識鄭尚書履聲”。後以“聽履”代指帝王身邊備受信任的重臣。

二、核心釋義

  1. 字面拆解

    • 聽:傾聽、辨識(腳步聲)
    • 履:鞋履,引申為行走的腳步聲
      組合後字面意為“辨識腳步聲”,象征君臣間的默契與信任。
  2. 引申含義
    特指通過細節觀察來判斷臣子的身份或狀态,後成為帝王親近重臣的代稱。例如唐代杜甫在《上韋左相二十韻》中用“聽履上星辰”形容韋左相位高權重。

三、易混淆概念辨析

需注意與“鄭公聽履”區分:後者是獨立成語,指鄭成功重視人才(“鄭公”指鄭成功),與“聽履”無直接關聯。

四、文學應用

此詞多出現于古代詩文,如清代趙翼“聽履崇班躡禁廷”等,均用于贊頌受帝王器重的官員。其用法帶有古典雅言色彩,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提示:不同詞典對詞義側重略有差異,建議結合《漢書》原文和杜甫詩作理解典故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聽履的意思

聽履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傾聽他人的足音聲響,也可引申為關注和了解他人行動動态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聽履的拆分部首是耳(耳朵的意思),底部的部首是革(皮革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來源和繁體

聽履是由古代漢字組成的,它的字形來源于古籀文(一種古代的書寫形式),并且在繁體字中保持了相同的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聽履的寫法略有不同,其字形為丁(聽的意思)和履(鞋子的意思)的組合,也是表示聽取他人踏履聲的意思。

例句

1. 在悔過書中,他告訴我需要靜心去聽履自己内心的聲音。

2. 他是一個善于傾聽的領導,總是關注和聽履員工的反饋意見。

組詞

傾聽、履行、履曆、履約、履帶

近義詞

聆聽、傾耳、細聽

反義詞

忽略、不聞不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