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亭壁的意思、亭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亭壁的解釋

亭燧和軍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 江 淮 無涯岸之阻,亭壁無藩籬之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亭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不同的文獻來源存在兩種主要解釋:

一、軍事設施釋義(主流解釋)

  1. 基本構成
    指“亭燧”和“軍營”的組合。

    • 亭燧:古代邊防設施,包括瞭望亭(亭侯)和烽火台(烽燧),用于警戒和傳遞軍情。
    • 壁:指軍營的壁壘,即防禦工事。
  2. 文獻例證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序》中提到:“江淮無涯岸之阻,亭壁無藩籬之固”,此處“亭壁”即代指邊防工事。

二、成語釋義(引申用法)

  1. 基本含義
    指“兩個相鄰的亭子或牆壁形成的狹窄空間”,比喻雖近在咫尺卻難以互通(見于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網)。
    • 典故出自《莊子·外物》寓言,描述兩鳥分栖亭壁兩側,雖近不可見。

三、字義分解

“亭壁”在古籍中多指軍事設施組合,現代語境下偶作成語使用。需結合具體文獻判斷其含義。若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建議優先參考《哀江南賦》等經典文獻的軍事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亭壁:詞義解析

《亭壁》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亭和壁。

亭壁:拆分部首和筆畫

亭的部首是亠,共有6個筆畫;壁的部首是土,由7個筆畫構成。

亭壁:來源

亭壁一詞最早見于《詩經·衛風·氓》:“亭不用樞,壁不用楯。”意為“亭子不需要門柱,壁壘不用扞衛。”這裡的亭壁指的是亭子和牆壁。

亭壁:繁體

繁體字為亭壁。

亭壁: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亭壁的寫法有所變化。亭字的舊字形為廳,壁字的舊字形為壁。

亭壁:例句

1. 園内秋日的亭壁上爬滿了紅藤蔓。

2. 牆上的壁畫描繪了古代亭子的美景。

亭壁:組詞

亭台:指園林建築中的亭子和台子。

壁虎:指屬于蜥蜴科的爬行動物,常見于居民的牆壁上。

亭壁:近義詞

亭堂:指庭院中的亭子和大廳。

壁壘:指作為保護用的牆壁,也用來比喻障礙。

亭壁:反義詞

正門:指宮殿、大樓的主要門,與亭壁相對。

空地:指沒有建築物、牆壁的地方,與亭壁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