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長跪的意思、長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長跪的解釋

[kneel on one's stomach] 兩膝看地,臀部離開足跟,直身而跪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戰國策·魏策》

詳細解釋

直身而跪。古時席地而坐,坐時兩膝據地,以臀部著足跟。跪則伸直腰股,以示莊敬。《戰國策·魏策四》:“ 秦王 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三·飲馬長城窟行》:“長跪讀素書,書上竟何如?” 明 何景明 《除夜》詩之一:“長跪奉此爵,延年樂千秋。” 郭沫若 《高漸離》第三幕:“ 徐福 被帶至 蒙毅 、 李斯 前,急伏地施禮,長跪候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長跪”是古代禮儀中的一種跪姿,具有特定文化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長跪(cháng guì)指直身而跪,雙膝着地,臀部擡起離開腳跟,上身保持挺直。與普通“坐姿”(臀部貼腳跟)不同,這一動作通過腰股伸直體現莊重态度。

二、姿勢解析

  1. 動作特點:雙膝觸地,大腿與地面垂直,腰部挺直,可雙手扶膝或置于身前。
  2. 與普通跪姿區别:普通跪姿臀部貼腳跟,而長跪需擡高臀部,身體呈直立狀态,對體力和耐力要求更高。

三、曆史用例與文化意義

  1. 莊重場合:常用于表達敬意或鄭重請求,如《戰國策》記載秦王“長跪而謝之”;《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長跪求母。
  2. 禮儀層級:介于坐姿與跪拜禮之間,用于賓客行禮、聆聽教誨等半正式場合,體現尊重但不至過于隆重。

四、現代關聯

現代漢語中,“長跪”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如描述傳統禮儀場景或引用典故。部分傳統儀式中仍保留類似姿勢,但實際應用已大幅減少。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案例,可參考《戰國策·魏策》及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

網絡擴展解釋二

長跪

長跪(cháng guì)是一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詞語,它由“長”和“跪”兩個漢字組成。下面将逐一解釋它們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長”字的拆分部首是“長”,它的筆畫數是12畫。這個字最初的意思是指“高”,後來逐漸演變成表示長度和時間的概念。它的繁體字是「長」。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稱之為“秦簡”寫法,由上部的“長”和下部的“疒”組成。這個字可以用作名詞、形容詞、動詞等,具有豐富的含義。

“跪”字的拆分部首是“足”,它的筆畫數是8畫。表示人的雙腿腳趾用力向下彎曲的動作。例如,在中國傳統拜神、向長輩請安或者表示敬意的時候,人們常常會跪下。古時寫法中,“跪”字被稱為“古篆”寫法,由左邊的“足”和右邊的“危”組成。這個字隻能夠作為動詞使用,表示特定的動作。

來源

“長跪”是由“長”和“跪”兩個漢字合并而成的詞語。這個詞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長時間地跪下,表示一種恭敬和敬畏的表達方式。長跪的動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要,常用于朝拜神明、向長輩請安或者表示忏悔等場合。

例句

這個年輕人長跪在父母面前,請求他們的原諒。

組詞

長時間、長輩、長辭别、長惡不悛。

近義詞

長膝、長下跪。

反義詞

起立、站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