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人三策的意思、天人三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人三策的解釋

《漢書·董仲舒傳》載: 武帝 即位,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後百數,而 仲舒 以賢良對策。以“天人感應”說為其對策要旨,所對凡三,世稱“天人三策”。說明“王者承天意以從事”,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 孔子 之術者,皆絶其道,勿使并進”,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仲舒 所對,為 武帝 采納,開此後兩千餘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局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天人三策”是西漢思想家董仲舒在漢武帝時期提出的治國策略,因三次對答均圍繞“天人關系”展開而得名。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内容

  1. 天人感應與君權神授
    主張“王者承天意以從事”,強調君主權力源自天命,但需通過“仁政”體現天意。若君主失德,天會通過災異現象警示,形成對皇權的制約。

  2.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将儒家思想确立為官方意識形态,結束漢初百家争鳴的局面,實現思想統一。

  3. 制度改革建議

    • 教育:主張建立太學,培養儒家人才;
    • 選官:改革人才選拔制度,反對世襲特權(任子訾選制),提倡量才授官。

曆史影響

補充說明

“天人三策”原名《舉賢良對策》,因收錄于《漢書·董仲舒傳》而廣為人知。其内容以問答形式展開,董仲舒通過闡釋“天人之際”的哲學關系,将儒家倫理與政治實踐結合。

如需完整原文或具體對策細節,可參考《漢書》或權威曆史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天人三策的意思

《天人三策》是一個成語,意為天上的事、人間的事、個人的事都有不同的策略和處理方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天人三策》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天(日),人(亻),策(竹)。它的總筆畫數為17畫。

來源和繁體寫法

《天人三策》的典故最早見于《晉書·王彌傳》,後來被廣泛引用,并成為成語。它的繁體寫法是「天人三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因此《天人三策》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差異,但整體意思并沒有改變。

例句

他在處理工作上的問題時,總能夠做到天人三策,因此在團隊中赢得了信任和尊重。

組詞

天才、天賦、人才、人性、策略、策劃、策士等是與《天人三策》相關的其他詞語。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天人之别、人事關系、策略籌劃。

反義詞:無所作為、漫無目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