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滑"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可歸納為以下三個維度:
一、物理屬性層面 指物體表面無凹凸瑕疵的物理特性,對應英文"smooth"(《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該詞常用于描述經過抛光處理的材質,例如:"大理石台面光滑如鏡"(marble countertop with mirror-smooth surface)。在工程領域特指摩擦系數低于0.1的表面狀态(《機械工程術語國家标準》GB/T 10623)。
二、視覺感知層面 強調物體表面對光線的規則反射現象,英文常用"glossy"(《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該詞義項適用于描述漆面、絲綢等材料的視覺特征,如"釉面瓷器呈現溫潤的光滑質感"(glazed porcelain exhibits warm glossy texture)。
三、流體動力學層面 在物理學語境中指向流體無湍流狀态,對應"laminar flow"的專業表述(《英漢科技大詞典》上海交大出版社)。例如在航空工程中描述:"機翼表面氣流保持光滑層流狀态"(airflow maintains laminar smoothness over the wing surface)。
“光滑”是一個形容詞,主要用于描述物體表面或人的言行特征,具體解釋如下:
指物體表面平滑、細膩,無粗糙感。例如玉石、打磨後的木材等材質常被形容為光滑。唐代李綽的《尚書故實》和巴金的《憩園》中均用此詞描述物體表面的平滑狀态。
在人際交往中,可形容人言行圓滑、善于應對,如“他處事光滑,總能化解矛盾”。這一用法源自《詩經·召南·谷風》的引申,原指谷物質地細膩,後擴展至人的社交能力。
“粗糙”是其主要反義詞,強調表面不平或言行笨拙。
《喻世明言》中“身上恁般光滑”形容皮膚細膩,而《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用“内壁不光滑”反襯環境特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