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d; hoop
箍(gū)在漢語中是一個多義詞,主要作動詞和名詞使用,其核心含義圍繞“用帶狀物束緊”或“環狀束縛物”。以下是基于漢英詞典視角的詳細解釋:
用帶狀物束緊物體
指用金屬、竹篾等材料制成的環狀物緊緊套在物體外部,使其固定或不易散開。
例:用鐵箍加固木桶 | 箍桶匠用竹篾箍住木盆。
英譯:to bind with a hoop; to encircle tightly
(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中醫術語:約束氣血或骨骼
在傳統醫學中描述通過外力固定傷處,如“箍藥”指敷藥後包紮固定。
英譯:to strap or brace (e.g., a fracture)
(來源:《中醫大辭典》)
環狀束縛物
指本身為環形的固定器具,如桶箍、發箍、金箍等。
例:孫悟空的金箍棒 | 塑料發箍。
英譯:hoop; band; ring
(來源:《漢英綜合大辭典》)
建築構件
在土木工程中指柱、梁等結構外圍的加固環,如“鋼筋混凝土箍筋”。
英譯:stirrup (in reinforced concrete)
(參考:《土木工程術語标準》)
方言用法(多見于北方官話):
指“限制”或“約束”,如“把孩子箍在家裡學習”。
英譯:to confine; to restrict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
文化符號:
“緊箍咒”比喻強制性約束(源自《西遊記》),引申為無形的束縛。
英譯:invisible constraint; golden hoop spell
(參考:中華書局《西遊記》注釋本)
“箍”為形聲字,從“竹”(⺮)表材質,“固”(gù)表音兼表意,暗示“固定”功能。最早見于明代《正字通》,與竹器工藝發展密切相關(來源:《漢字源流精解》)。
以上釋義綜合語言學、專業領域及文化語境,覆蓋主流漢英詞典标準譯法。
“箍”是一個多義詞,主要作為動詞和名詞使用,具體解釋如下:
動詞:指用竹篾、金屬條或帶子等物圍束、勒緊器物或物體。例如:
名詞:表示圍束器物的圈狀物,如鐵箍、桶箍等。
如需更深入的詞源或方言用法,可參考漢典()或書法字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