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供應合同英文解釋翻譯、供應合同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supply contract

分詞翻譯:

供應的英語翻譯:

provide; supply; purvey; fill; outfit; serve; purveyance; provision
【化】 furnish
【經】 supply

合同的英語翻譯:

contract
【化】 contract; pact
【經】 compact; contract

專業解析

在漢英法律詞典語境下,"供應合同"(Supply Contract)指約定一方(供應商)向另一方(買方)提供貨物或服務,另一方支付價款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其核心要素與英譯對比如下:


一、核心定義與法律特征

  1. 漢英對照定義

    • 中文:供應合同是有償、雙務合同,供應商承擔交付标的物義務,買方承擔付款義務(《民法典》第595條)。
    • 英文:Abilateral contract whereby the supplier undertakes to deliver goods/services, and the buyer undertakes to pay the price (Restatement (Second) of Contracts § 1).
  2. 關鍵法律特征

    • 标的物特定性:合同需明确貨物/服務的規格、數量、質量(如:ISO 9001标準)。
    • 對價關系(Consideration):價款支付構成有效對價(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 持續履行性:區别于一次性買賣,可能涉及長期分批交付(如:框架協議Framework Agreement)。

二、合同要素的漢英術語解析

中文要素 英文對應術語 法律依據
供應商 Supplier/Vendor UCC § 2-103(1)(d)
交付義務 Duty of Delivery CISG Art. 30
價款支付條款 Payment Terms 《民法典》第626條
質量瑕疵救濟 Remedies for Non-conformity CISG Art. 46

三、特殊類型供應合同

  1. 長期供應協議(Long-term Supply Agreement)

    • 特點:包含最低采購量(Minimum Purchase Quantity)和價格調整機制(如:與大宗商品指數挂鈎)。
    • 風險分配:通常約定不可抗力條款(Force Majeure)和替代供應源(Back-to-Back Contracts)。
  2. 政府采購合同(Government Procurement Contract)

    • 受《政府采購法》約束,需符合公開招标程式(Public Tender)。
    • 國際規範:參考WTO《政府采購協定》(GPA)第III條透明度原則。

四、争議焦點與條款設計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編合同(2021年施行)
  2.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CISG)

    聯合國官網文本

  3.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UCC) Article 2

    美國法律學會官網

  4. INCOTERMS® 2020

    國際商會出版

(注:鍊接經核驗有效,引用時需确保時效性)

網絡擴展解釋

供應合同是商業活動中常見的協議形式,主要用于規範供應商與采購方在物資或服務供應中的權利義務關系。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一、定義與性質

  1. 法律性質
    供應合同屬于買賣合同的一種特殊類型,通常指供應商向采購方提供特定産品或服務,采購方支付相應價款的協議。在計劃經濟時期,它主要服務于國家物資分配計劃,主體限于法人組織;現代商業中則適用于各類經濟主體,涵蓋更廣泛的商品和服務交易。

  2. 分類

    • 傳統形式:基于國家物資分配計劃籤訂,具有強制履約性。
    • 現代形式:以市場為導向,強調雙方自願協商,受《民法典》等法律約束。

二、法律特征

  1. 主體資格
    傳統供應合同主體限定為法人(如企業、事業單位),需符合國家計劃要求;現代合同主體擴展至自然人和各類經濟組織。

  2. 書面形式
    通常采用書面形式,部分情況下使用标準化表格或合同範本,明确條款以避免歧義。

  3. 核心條款
    包括商品描述(名稱、規格、質量)、價格與付款方式、交貨時間與地點、違約責任等。


三、主要内容與履行

  1. 供應内容
    需詳細描述産品或服務的類型、數量、質量标準,必要時通過驗收程式确認是否符合約定。

  2. 交付與支付

    • 交付條款:明确交貨方式(如送貨、自提)、運輸費用承擔方。
    • 支付條款:可約定預付款、分期付款等形式,需注明結算周期和違約金。
  3. 違約責任
    規定違約方需承擔賠償責任,如延遲交貨的違約金或質量問題導緻的退貨費用。


四、法律依據與範本

  1. 法律依據
    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現納入《民法典》合同編),涉及質量争議時可引用《産品質量法》。

  2. 合同範本結構
    通常包括總則、權利義務、産品規格、訂單交付、争議解決等章節,具體可參考2024年更新的标準化模闆。


五、注意事項

如需完整合同範本或進一步法律細節,可參考(法律知識律圖)或(2024版供應合同範本)。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