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industrial property rights
industry
【經】 industry; manufacture
droit; fee; ownership; property; proprietary; proprietorship
【經】 ownership; proprietary rights; proprietorship; single proprietorship
title of possession
工業所有權(Industrial Property)是知識産權領域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義指法律賦予創造者或所有者對工業領域智力成果的專有權利。該術語源于國際條約(如《保護工業産權巴黎公約》),中文常作為“工業産權”的同義詞使用,涵蓋以下核心内容:
工業所有權特指應用于工商業活動的智力成果保護,主要包括:
保護新技術發明(産品/方法),賦予權利人排他性實施權。
來源:世界知識産權組織(WIPO)《專利基礎》 []
保護區分商品/服務來源的标志(如文字、圖形)。
來源:中國國家知識産權局《商标注冊指南》 []
保護産品外觀的裝飾性或美學特征。
來源:WIPO《工業設計保護》 []
保護企業名稱的商業标識功能。
來源:《巴黎公約》第8條 []
“工業所有權”是早期中文對“Industrial Property”的直譯,現标準法律術語為“工業産權”(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工業産權保護功能性/商業性成果(如發明、商标),著作權保護文學藝術表達(如書籍、音樂)。
《保護工業産權巴黎公約》(1883年)首次确立工業所有權跨國保護原則,包括:
來源:WIPO《巴黎公約解讀》 []
工業所有權(即工業産權)是國際通用的法律術語,指對應用于商品生産流通中的智力成果享有的專有權,具有以下核心特點:
工業所有權主要包括:
不僅限于工業領域,還覆蓋農業、商業、礦業等與商品生産流通相關的行業,例如酒類、礦産品、花卉等産品的知識産權保護。
權利人享有獨占使用、收益及處分權,侵權行為需承擔法律責任。例如,未經授權使用他人專利技術或注冊商标可能構成侵權。
如需更完整的法律條款或國際條約細則,可參考權威法律數據庫或相關國際公約文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