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eeboard; topside; upperworks
幹舷(freeboard)是船舶工程中的專業術語,指船體中部從設計水線到露天甲闆上邊緣的垂直距離。這一參數直接關系到船舶的儲備浮力和航行安全性。根據國際海事組織(IMO)制定的《國際載重線公約》,幹舷的計算需綜合考慮船體結構強度、艙口密封性及穩性要求,确保船舶在不同海況下具備足夠的抗沉能力。
在漢英詞典中,"幹舷"對應的英文為"freeboard",其核心定義為船舶主甲闆與水線之間的垂直空間。該空間用于防止甲闆上浪和保障船舶在風浪中的浮力儲備。美國船級社(ABS)技術手冊指出,幹舷高度需滿足最小計算值公式:
$$
F = D - d + S
$$
其中D為型深,d為吃水深度,S為甲闆梁拱修正值。現代船舶設計中,幹舷标準已形成全球統一的規範體系,中國船級社(CCS)《鋼質海船入級規範》第3章對此有詳細技術說明。
幹舷是船舶安全設計中的核心概念,指在船中處從滿載載重水線(或夏季載重線)垂直向上量至幹舷甲闆(通常為最上層連續甲闆)上邊緣的垂直距離。這一參數通過《國際載重線公約》嚴格規範,主要作用包括:
核心作用
分類标準
設計規範 《國際載重線公約》規定,船長每增加10米,基礎幹舷需提升約8%。實際設計中還需考慮:
需注意幹舷過高會導緻重心升高(每增加1米GM值降低約0.3米),反而影響穩性。現代船舶設計中,幹舷值通常取公約最小值的1.1-1.3倍以平衡安全與經濟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