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yanochroic
【醫】 cyan-; cyano-; kyano-; lividity; livor
color; expression; hue; kind; quality; scene; woman's looks
【醫】 chrom-; chromato-; chromo-; color
绀色(gàn sè)是漢語中描述深青透紅顔色的專有名詞,英文可譯為"dark blue with reddish undertones"或"ultramarine blue"。該色彩概念在中國傳統色譜體系中具有獨特地位,其定義包含三個維度:
光學特征 呈現波長約440-470納米的可見光譜,屬于藍紫色系的過渡色域。根據《中國傳統色名考釋》記載,绀色介于靛青與绛紫之間,具有"青中揚赤"的視覺特征。
文化意涵 古代典籍《說文解字》釋為"帛深青揚赤色",說明其早期作為織物染色标準存在。道教文化中,绀色象征"天地交泰",常見于宗教服飾。
現代應用 Pantone色彩系統将等效色标注為19-3955 TCX,多用于高端紡織品和包裝設計。日本傳統色系中對應的"绀青"(こんじょう)仍廣泛應用于和服制作。
該色彩在CIE-Lab色彩空間中的典型參數為:L=29,a=18,b=-32,符合深冷色調的物理特性。現代色彩學研究證實,這種波長組合能激發觀者的莊重感與神秘聯想。
绀色是一種傳統色彩,屬于藍紫色系,其含義和特點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讀音與構成
绀色拼音為gàn sè,其中“绀”為形聲字,本義指深青透紅的顔色。
顔色特征
绀色是帶有紫色的深藍色,屬于藍色系中最深的顔色,介于靛色與紫色之間,接近高頻藍紫光(頻率約660~810THz,對應波長450~370nm)。在古代中國,它也被用來形容類似雪青色的淺藍紫色,因含藍色成分較多,較标準紫色更偏冷灰調。
绀色兼具藍、紫雙重屬性,既是中國傳統色名,也在現代科學和醫學中有特定應用。如需更詳細的光譜數據或文化演變,可參考漢典()及色彩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