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aseous necrosis; cheesy necrosis
幹酪樣壞死(caseous necrosis)是病理學中一種特殊類型的凝固性壞死,其名稱源于壞死組織的質地和外觀類似幹酪(奶酪)。該術語在結核病病理診斷中具有标志性意義,主要特征包括:
形态學特征
壞死組織呈現灰白色或淡黃色,質地松軟易碎,顯微鏡下表現為無結構的顆粒狀物質,周圍環繞類上皮細胞、朗格漢斯巨細胞和淋巴細胞構成的肉芽腫結構。這種形态學改變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發,與細胞介導的Ⅳ型超敏反應密切相關。
病理機制
病原體刺激導緻巨噬細胞活化并釋放細胞因子(如TNF-α),引發組織蛋白酶介導的細胞死亡。壞死區内含大量脂質成分,形成獨特的"幹酪樣"質地。此過程涉及缺氧誘導因子-1α(HIF-1α)通路的激活,其分子機制可參考《病理學基礎》(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第10版。
臨床關聯性
超過95%的肺結核病例可出現典型幹酪樣壞死,該特征也可見于真菌感染(如組織胞漿菌病)和系統性肉芽腫性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結核病診斷指南明确指出,幹酪樣壞死的組織學證據是确診結核性肉芽腫的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Kumar V, Abbas AK, Aster JC. 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10th ed. Elsevier; 202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24. 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tuberculosis
幹酪樣壞死是病理學中的一個術語,指一種特殊類型的凝固性壞死,常見于結核病等感染性疾病。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幹酪樣壞死是組織壞死的表現形式,因壞死區域外觀呈淡黃色、質地松軟細膩,類似幹酪或奶酪而得名。該病變主要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發,是結核病的特征性病理改變。
肉眼觀察
壞死組織呈均質狀,顔色為白色或微黃,質地類似幹酪或豆腐渣,邊界清晰。
鏡下表現
主要見于結核病(如皮膚結核、肺結核),也可見于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如遊泳池肉芽腫)。在獸醫領域,結核病的動物組織中也常見此類壞死。
幹酪樣壞死是診斷結核病的重要病理依據。治療需結合抗結核藥物,并注意營養支持(如補充白蛋白)和定期複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