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幹酪乳杆菌英文解釋翻譯、幹酪乳杆菌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Bacillus casei alpha; Lactobacillus casei

分詞翻譯:

幹的英語翻譯:

do; work; able; dry; empty; for nothing; main part; trunk; offend; strike
【醫】 caudex; scapus; shaft; stem; truncus; trunk

酪的英語翻譯:

【醫】 But.; butyr-; tyro-

乳杆菌的英語翻譯:

【醫】 Bacillus lactis; Bacterium lacticum

專業解析

幹酪乳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漢語又稱幹酪乳酸杆菌,是乳杆菌屬的一種革蘭氏陽性、不産孢子的杆狀細菌。其名稱源于拉丁語“caseus”(奶酪),因早期在發酵奶酪中被大量發現而得名。該菌具有以下核心特性:

一、微生物學特征

  1. 分類地位

    屬于厚壁菌門(Firmicutes)、芽孢杆菌綱(Bacilli)、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近年分類學修訂後,部分菌株歸入Lacticaseibacillus屬。

  2. 生理特性

    為兼性厭氧菌,通過同型發酵代謝糖類産生乳酸,最適生長溫度約30-37°C,耐酸性強(pH 3.0-4.5仍可存活)。

二、功能與應用

  1. 益生菌作用

    可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增強黏膜免疫屏障。臨床研究表明其能緩解腹瀉、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文獻支持)。

  2. 食品工業應用

    廣泛用于發酵乳制品(如酸奶、奶酪)、泡菜、發酵肉制品,通過産酸抑制腐敗菌生長并形成特殊風味。

  3. 菌株特異性功能

    如菌株Shirota(養樂多菌)具有調節免疫活性,菌株Zhang分離自傳統發酵食品,表現出強耐膽鹽特性(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目錄收錄)。

三、安全性标準

被列入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及中國《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公認安全性等級為“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權威參考文獻

  1. 微生物命名數據庫:LPSN - Lacticaseibacillus casei
  2. 《伯傑氏系統細菌學手冊》第2版(Springer出版)
  3. NIH益生菌臨床指南:Probiotics Fact Sheet
  4. 國際乳品聯合會公報:IDF Bulletin 455/2010
  5. 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CICC 6069
  6. 美國FDA GRAS通知:GRN No. 49

網絡擴展解釋

幹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是一種重要的益生菌,屬于乳杆菌屬,具有多種生物學特性及健康功能。以下從分類、形态、分布及作用等方面進行綜合解釋:

一、基本特征與分類

  1. 形态特征
    幹酪乳杆菌為多形性杆菌,呈短杆狀或長杆狀,菌體寬度一般小于1.5μm,兩端平齊呈方形,常以短鍊或長鍊形式排列,偶見球形。革蘭氏染色陽性,無鞭毛、不運動,不産生芽孢。

  2. 分類與生理特性
    屬于乳杆菌屬(Lactobacillus),為革蘭氏陽性菌,最適生長溫度37℃,G+C含量45.6%~47.2%。能發酵果糖、半乳糖等糖類,但不分解木糖、棉籽糖。

二、分布環境

廣泛存在于人體口腔、腸道、陰道及排洩物中,同時也常見于牛奶、幹酪、乳制品、飼料等自然或加工環境中。

三、功能與作用

  1. 腸道健康調節
    能耐受胃酸和膽汁,在腸道内定殖後調節菌群平衡,促進消化吸收,緩解乳糖不耐症。

  2. 代謝與免疫調節

    • 降低膽固醇和血壓,抑制腫瘤生長;
    • 增強免疫系統功能,促進抗體産生。
  3. 其他保健作用
    改善過敏反應,輔助維持口腔和陰道微生态平衡。

四、名稱變更說明

根據2022年國家衛健委公告,幹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已更名為幹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


備注:幹酪乳杆菌與嗜酸乳杆菌、雙歧杆菌并稱“健康三益菌”。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應用場景或菌種特性,可參考相關權威網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