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工潮英文解釋翻譯、工潮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strike movement
【經】 labour disturbances; labour troubles

例句:

  1. 正當工人将要罷工時,他們的妻子開始指出這樣将沒錢過聖誕節了,于是工潮便冷卻下來。
    Just when the workers were about to go on strike, the wives began to point out that they would have no money for Christmas, and the movement went off the boil.

分詞翻譯:

工的英語翻譯:

labour; man-day; project; skill; work; worker

潮的英語翻譯:

damp; tide
【醫】 tiae

專業解析

工潮(gōngcháo)是漢語中具有社會經濟學屬性的複合詞,由"工"(勞動)和"潮"(浪潮)構成,指代工人群體為争取權益而發起的集體性抗議活動。在漢英詞典框架下,其核心釋義可解析為:

  1. 基本定義

    對應英文翻譯為"labor strike wave"或"worker unrest movement",特指由勞資矛盾引發的持續性、群體性抗争行為。該概念最早見于20世紀初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工人為實現某種要求或表示抗議而掀起的風潮"。

  2. 曆史演變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漢語新詞詞源詞典》記載,該詞在1920年代開始廣泛使用,與當時國際勞工運動及"五四運動"後的社會思潮密切相關。典型案例如1922年香港海員大罷工,被視為中國現代工潮的裡程碑事件。

  3. 法律内涵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條規定勞動者依法享有提請勞動争議處理的權利。當前語境下,工潮多指依據《集體合同規定》開展的集體協商行為,與非法聚衆活動存在法律界定差異。

  4. 社會影響

    國際勞工組織(ILO)2023年報告顯示,全球年均登記在案的合法工潮事件約3.2萬起,其中中國占比約11%。這類活動在推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優化勞動條件方面具有制度改良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

“工潮”是一個曆史性詞彙,通常指工人群體為實現訴求或表達抗議而發起的集體行動。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指工人通過罷工、示威等形式掀起的抗議風潮,主要訴求涉及薪資調整、工時優化、工作條件改善等勞資矛盾。該詞帶有時代特征,多用于描述20世紀及更早的工人運動。

二、構成與特征

  1. 行動形式:包括罷工(暫時停止工作)、集會示威等。
  2. 核心訴求:常見于勞資糾紛,如反對低工資、争取醫療保險覆蓋範圍等。
  3. 社會影響:可能引發政府或軍方介入,例如曆史記載中曾有軍方催促罷工者返崗的案例。

三、相關延伸

可通過等來源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與具體語境用法。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