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industrial effluent; industrial waste
工業廢液(Industrial Waste Liquid)指工業生産過程中産生的液态廢棄物,通常包含化學污染物、重金屬、有機溶劑等有害成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定義,其涵蓋冶金、化工、制藥、印染等行業排放的廢水。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将其歸類為“工業廢水”(Industrial Effluent),需經中和、沉澱、生物降解等工藝處理達标後方可排放。
典型成分包括: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指出,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液可造成土壤闆結、水體富營養化等生态災難。中國生态環境部發布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将含氰化物廢液、含鉻廢液等21類工業廢液列為HW34危險廢物。
工業廢液是指在工業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含有有害物質的廢棄液體,其污染物濃度通常較高,需經過專門處理才能排放或回收利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工業廢液屬于工業廢水的細分類型,特指生産過程中産生的液态廢棄物,包括生産廢液、設備清洗液等。主要成分包含:
根據污染物的化學性質可分為:
工業廢液若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可能導緻水體毒性超标、土壤污染及生物鍊累積風險。其處理需針對性采用:
工業廢水泛指所有生産過程中排放的液态廢棄物,而廢液特指污染物濃度更高、處理難度更大的液态廢物。例如,電鍍廠含氰廢液屬于高毒性廢液,需單獨處理;而冷卻水可能歸類為普通廢水。
如需了解具體行業的廢液處理标準,可參考環保部門發布的《工業污染物排放标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