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entralization of industry;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y
"工業的集中"在漢英詞典中對應為"industrial concentration",指特定産業内生産要素、企業或市場份額向少數主體聚集的現象。該術語具有三層核心含義:
生産要素聚集
從技術經濟角度,工業集中表現為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資源在空間或組織上的整合。例如《牛津經濟學詞典》定義其為"地理或管理維度上的資源集約化配置"。
市場結構特征
在産業經濟學框架下,工業集中度(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Ratio)是衡量市場壟斷程度的核心指标,通常以前四大企業市場份額(CR4)或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HHI)量化計算: $$ HHI = sum_{i=1}^{N} s_i $$ 其中$s_i$代表單個企業的市場份額。美國司法部将HHI指數高于2500界定為高度集中市場。
規模效應驅動
世界銀行研究報告指出,工業集中通過技術溢出效應和供應鍊協同,可降低平均生産成本約18%-22%。典型案例包括德國魯爾區冶金産業集群和日本豐田汽車城。
該術語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被歸類為"産業組織理論的基礎分析單元",其演化過程與熊彼特創新理論、馬歇爾外部經濟理論存在密切關聯。中國工信部2024年發布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裝備制造業CR10指數較2015年提升9.3個百分點,印證了工業集中在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中的戰略價值。
工業的集中是指工業生産活動在空間或企業規模上向特定區域或大型企業聚集的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工業集中主要表現為兩方面:
工業布局需在集中與分散間尋求平衡:在較大區域範圍内適當分散,避免資源過度集中;在具體地點相對集中,發揮規模效應。例如,工業集中區通過統一規劃管理,既實現集約化發展,又避免無序擴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