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blanket price
common; jointly; together
【經】 coordinate
price; prix; quotation; rate; value
【化】 price
【經】 figure; price; prices; rater.; value
在漢英詞典及經濟學領域,“共同價格”指多個獨立市場主體通過協議或默契達成的統一商品定價機制,其核心特征是通過協作消除價格競争。該概念對應的英文術語為“common price”或“collusive price”,常見于寡頭壟斷市場分析。根據牛津大學出版社《商業與經濟學術語詞典》解釋,共同價格的形成需滿足三個條件:參與者市場份額均衡、價格信息透明度高、違約成本可執行性強(來源:Oxford Reference)。
從法律層面觀察,中國《反壟斷法》第13條明确禁止具有競争關系的經營者達成固定或變更商品價格的壟斷協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則将此類行為歸類為“horizontal price-fixing”,屬于《謝爾曼反托拉斯法》重點打擊對象(來源: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官網)。值得注意的是,國際經合組織(OECD)2023年競争政策報告顯示,全球約67%的卡特爾案件涉及價格協同行為(來源:OECD年度競争報告)。
“共同價格”是一個經濟學術語,其核心含義是指在不同交易場景或不同商品/服務中采用統一的價格标準。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構成解析
應用場景
注:由于該術語專業性較強,具體應用需結合行業背景。如需更詳細的商業案例,建議通過經濟學術語詞典或行業規範進一步查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