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general average guarantee
【經】 average contribution; contribution in general average
guarantee; recognizance
【經】 chit; guarantee; guaranty; letter of assurance; letter of guarantee
warranty
共同海損分擔保證書(General Average Guarantee)是國際海運領域的重要法律文件,指當船舶遭遇共同海損事故時,貨物利益方為确保貨物交付而向船東提供的書面擔保。該文件确認貨主同意按比例分擔共同海損損失及費用,具體包含三方面核心要素:
法律定義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193條,共同海損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為共同安全而有意作出的特殊犧牲或支付的特殊費用。分擔保證書作為執行《約克-安特衛普規則》第23條規定的法定文件,要求所有受益方按價值比例分攤損失(來源:中國人大網《海商法》)。
文件構成 包括貨值聲明、分攤責任确認條款和銀行/保險機構連帶擔保。根據國際海事委員會(CMI)的實踐指引,擔保方需提供經公證的貨物價值證明及不可撤銷的付款承諾(來源:《CMI共同海損指南》)。
執行機制 船東憑此擔保書方可放貨,若貨主拒絕履行分攤義務,擔保機構需承擔代償責任。英國高等法院在2019年Star Reefers案中明确,該文件具有獨立于運輸合同的強制執行力(來源:《勞氏海商法季刊》案例評析)。
國際航運公會(ICS)統計顯示,全球85%的提單條款約定適用《約克-安特衛普規則》,使分擔保證書成為化解海事糾紛的關鍵憑證(來源:ICS年度航運報告)。文件籤署後需經海損理算師确認效力,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的海損理算處年均處理此類案件逾200宗。
共同海損分擔保證書(又稱共同海損擔保書)是海上運輸中為确保共同海損分攤順利執行,由受益方(如貨主、貨物保險人等)向船方提供的書面擔保文件。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共同海損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貨物等遭遇共同危險時,為共同安全有意采取合理措施導緻的特殊犧牲或費用(如抛貨、拖船救援等),需由各方按比例分攤。保證書則是分攤責任的書面承諾,法律依據包括《海商法》等規定。
現金擔保
貨主在提貨前向船方繳納分攤費用的現金保證金,确保後續支付。
貨物保險人擔保函
由保險公司籤署,分為兩種類型:
海損協議
貨方與船方籤署的書面協議,承諾按理算結果分攤費用。協議本身不構成法定擔保,但具有合同約束力。
如需了解具體範本或法律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如、8、10提供擔保書模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