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T; tera-
垓(gāi)是漢語中兼具數學概念與曆史地理含義的古漢字,其核心釋義及用法如下:
在傳統中國數理體系中,“垓”代表10²⁰(十萬億億),位于“京”(10¹⁶)之上,屬“下數”系統(十進制進階)。該定義源自漢代《數術記遺》,後由《孫子算經》等數學典籍沿用。
例:
一、十、百、千、萬、億、兆、京、垓……(《孫子算經·卷上》)
英譯:hundred quintillion(美式)或 hundred trillion(英式)。
八極之地
據《說文解字》,垓通“陔”,意為“兼該八極地”,指宇宙邊界。
例:
垓,兼該八極地也。(《說文解字·土部》)
英譯:boundary of the universe。
楚漢古戰場“垓下”
專指安徽靈璧東南的“垓下”(今垓下遺址),為項羽兵敗之地。
例:
項王軍壁垓下。(《史記·項羽本紀》)
英譯:Gaixia(曆史地名專稱)。
參考資料:
“垓”是一個多義漢字,其含義涵蓋地理、數學、曆史及方言等不同領域,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地理與數詞)
引申含義
通假用法
通“荄”(草根),或指“不長草木的山”。
曆史地名
“垓下”為古地名,今安徽靈璧縣東南,因楚漢戰争“垓下之戰”聞名。
方言含義
東北方言中,“大垓”(Dà Gai)意為“大街”。
“垓”的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既可用于描述空間、數量,也可指向曆史事件或方言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