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bail; bailsman; bondsman
bail; bailment
【法】 bail; bail on security; bail out; bailment; get sb. to bail; mainprenor
mainprise; recognizance; release on bail; replevish
human; fellow; human being; individual; man; people; person; soul
【醫】 anthropo-; homme; man
保釋人(Bǎoshì Rén)的漢英法律術語解析
一、核心定義
保釋人指在刑事訴訟中,為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擔保,确保其遵守法庭規定并按時出庭的個人或機構。其英文對應術語為“bail guarantor” 或“surety”(強調擔保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67條,保釋需滿足“不緻發生社會危險性”等條件,保釋人需書面承諾監督被保釋人履行義務。
二、法律責任與義務
三、與相關術語的區分
四、英文法律釋義
布萊克法律詞典(Black's Law Dictionary)定義“surety” 為:
“A person who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another’s performance, appearing in court or paying debt.”
強調其作為第三方擔保人的法律角色。
五、實踐中的限制
保釋人通常需為中國公民、固定住所且無犯罪記錄,司法機關會審查其擔保能力(《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式規定》第87條)。
權威參考來源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809/7b5b4d097e544d5d95e4ee9be9e3534c.shtml
保釋人(即取保候審中的保證人)是指在刑事訴訟中,為被采取取保候審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擔保的自然人或單位,需承擔監督被保釋人履行法定義務的責任。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概念
保釋在中國法律中稱為“取保候審”,是一種刑事強制措施。保釋人需通過提供信用擔保(保證人)或財産擔保(保證金),确保被保釋人不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并隨傳隨到。
法律依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可申請取保候審:
核心義務
法律責任
保釋人既是法律程式中的信用擔保方,也是監督被保釋人行為的關鍵角色,需嚴格履行義務以避免法律風險。具體操作需結合《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