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rsetail whisk
1. 核心定義與實用功能
在權威漢英詞典中,"拂塵"(fú chén)直譯為"horsetail whisk" 或"dust whisk",特指一種用動物尾毛(如馬尾)或絲線綁于手柄制成的器具。其核心功能是拂拭灰塵、驅趕蚊蟲(《中華漢英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古時亦稱為"蠅拂",見于《辭源》"以驅蠅、除塵"的記載。
2. 宗教與儀式象征
道教和佛教文化中,拂塵是重要法器:
3. 文化符號與翻譯難點
英語常譯作"Taoist fly whisk"(《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但需注意:
4. 曆史演變與實物例證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竹柄馬尾拂塵(藏品編號:故00178642)印證其工藝:檀木柄長50厘米,馬尾束長35厘米,屬宮廷日用器物。而河北曲陽五代王處直墓壁畫中的拂塵,則證明其早為儀仗用具。
學術參考來源
- 《中華漢英大詞典》(上卷), 陸谷孫主編, 複旦大學出版社, 2015. ISBN 9787309111937
- 故宮博物院官網藏品數據: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
- "Ritual Objects in Daoist Practice", 《道教研究學刊》第38卷,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8
拂塵是一種傳統工具,具有多重文化含義和實用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拂塵指一種手柄前端附有獸毛(如馬尾、麈尾)或絲狀麻棕的器物,主要用于撣除塵土或驅趕蚊蠅。其名稱源于“拂去塵埃”的動作,古時也稱為“拂子”“塵尾”。
實用功能
最初是日常清潔工具,《白紵舞歌詩》記載其用于“拂蚊子物”,唐詩中也有“指月影搖空”的驅蠅描述。
宗教與禮儀
文學意象
在詩詞小說中常作為雅緻之物出現,如《紅樓夢》中丫鬟執拂塵侍奉主人,體現貴族生活細節。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古籍《警世通言》或《白紵舞歌詩》中的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