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wage including tax
在漢英詞典語境下,“抱括稅金的工資”通常指包含應繳稅款的工資總額,即雇主支付給員工的、尚未扣除個人所得稅(或其他法定稅費)的工資金額。該表述存在一定歧義性,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确指含義。以下是詳細解析:
字面含義
“抱括”為“包含”之意,“稅金”指個人所得稅等法定稅費。因此“抱括稅金的工資”直譯為"salary including tax",即稅前工資總額(Gross Salary)。
示例:若合同約定月薪為“抱括稅金的10,000元”,則員工實際到手金額需扣除個人所得稅。
常見歧義與澄清
根據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
關鍵區别:
- 稅前工資(Gross Salary) = 合同約定金額(抱括稅金的工資)
- 稅後工資(Net Salary) = 稅前工資 - 個人所得稅 - 社保/公積金等法定扣除
中文表述 | 英文術語 | 定義說明 |
---|---|---|
抱括稅金的工資 | Gross Salary | 扣除個稅前的應發工資總額 |
稅前工資 | Pre-tax Salary | 同 Gross Salary |
應納稅所得額 | Taxable Income | 稅前工資減除專項扣除後的餘額 |
稅後工資 | Net Salary/After-tax Salary | 實際發放到手的金額 |
勞動合同籤訂
若約定“月薪15,000元(抱括稅金)”,企業需按15,000元為基數計算并代扣個稅,員工實得金額低于此數。
參考來源: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關于工資構成的說明。
薪酬福利溝通
企業招聘時标注“年薪20萬(含稅)”即指Gross Salary,需與候選人明确稅後預期。
參考來源:國家統計局《工資總額組成規定》(1990年發布)。
❌誤區:“抱括稅金的工資=員工實得收入”
✅正解:該表述僅表明工資數額包含應繳稅款,員工實際收入需扣除個稅。若企業聲稱“包稅”(即承擔員工個稅),需在合同中明确約定,否則默認由員工負擔。
結論:在漢英翻譯與薪酬管理中,“抱括稅金的工資”應統一理解為稅前工資總額(Gross Salary),需嚴格區别于員工實際到手的稅後工資。企業與員工均需明确該術語的法定含義,避免因理解偏差引發勞資糾紛。
“包括稅金的工資”通常指含稅工資,即員工在扣除個人所得稅、社保等費用前的應發工資總額。以下是詳細解釋:
含稅工資需通過以下步驟計算實發工資:
示例:
若應發工資8000元,五險一金1800元,無專項附加扣除:
含稅工資是稅前總收入,包含需扣除的稅費部分,而實際到手工資需通過個稅計算得出。理解這一概念有助于明确薪資結構和個人稅務責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