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distribution ratio
在漢英詞典中,"分配比"對應的英文術語為distribution ratio(常縮寫為D),專業領域中也稱為partition coefficient。該概念主要用于描述物質在兩種互不相溶溶劑中的平衡分配狀态,其定義為溶質在有機相(α相)與水相(β相)中的濃度比值,公式表達為: $$ D = frac{C{alpha}}{C{beta}} $$ 該參數在化學分離工程、環境毒理學、藥物研發等領域具有核心應用價值。例如在液-液萃取過程中,分配比決定了目标物質的遷移效率;在藥物代謝研究中,分配比可預測化合物在生物體内的脂溶性特征。
權威文獻顯示,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将分配比明确定義為"特定溫度下,溶質在兩相中總濃度的比值",這一标準定義被收錄于《IUPAC分析化學術語》中(來源:https://goldbook.iupac.org)。中國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在GB/T 14666-2023《分析化學術語》中同步采納了該定義體系(來源:https://www.sac.gov.cn)。
分配比是溶劑萃取過程中的核心參數,用于描述溶質在兩相中的分布情況。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分配比(Distribution Ratio,D)是指在溶劑萃取達到平衡時,溶質在有機相中的總濃度與在水相中的總濃度的比值。其公式表示為: $$ D = frac{C{text{有機相}}}{C{text{水相}}} $$ 其中,$C{text{有機相}}$和$C{text{水相}}$分别為溶質在兩相中所有存在形式的總濃度。
動态參數
分配比不是常數,而是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
應用意義
D值越大,溶質越易從水相轉移至有機相,這對分離不同物質(如金屬離子分離、藥物提純)至關重要。
分配系數(Partition Coefficient,K)僅考慮溶質在兩相中以相同分子形式存在的濃度比,而分配比涵蓋溶質所有存在形式的總濃度。例如,Os(VIII)在水相可能以OsO₄、OsO₅⁻等形式存在,而在有機相中可能有聚合态,此時D會綜合所有形态的濃度。
需通過實驗确定具體體系的分配比,理論計算需結合溶質形态分析。實際應用中常通過調節pH或添加絡合劑改變D值,實現選擇性分離。
以上信息綜合自溶劑萃取理論和實際應用場景,如需進一步實驗數據可參考化學工程類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