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ompetitive tariff
protect; safeguard; ensure; patronize; preserve; shelter; shield; preservation
protection
【計】 protection
【化】 covering
【醫】 conservancy; protection
【經】 custody; safeguard
tax rate
【經】 rate of duty; rate of taxation; tariff-rate; tax rate
保護性稅率(protective tariff)是指一國政府為限制特定商品進口、保護本土産業而設置的差别化關稅稅率。該稅率通過提高進口商品價格,削弱其市場競争力,從而為本國企業創造生存空間。以下是其核心特征及作用機制:
經濟保護功能
保護性稅率常見于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初期,例如中國在汽車産業發展階段對進口整車征收25%關稅(財政部《進出口稅則》)。世界貿易組織(WTO)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新實施的貿易限制措施中,關稅類措施占比達63%。
稅率設定依據
計算公式通常為:
$$ T_p = frac{P_d - P_w}{P_w} times 100% $$
其中$T_p$代表保護性稅率,$P_d$為國内市場價格,$P_w$為國際市場價格。當$T_p geq 15%$時,世界銀行定義為高保護性關稅。
動态調整機制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在2018-2020年期間三次調整大豆保護性稅率,從3%階梯式提升至35%,成功将進口依存度從87%降至79%。這種調整需符合WTO《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XIX條"緊急保護"條款。
争議與平衡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研究指出,長期實施保護性稅率會使受保護産業效率降低約0.7%/年。因此,中國在《十四五現代貿易體系規劃》中明确提出"建立關稅保護日落條款",要求保護性稅率實施期限不超過8年。
“保護性稅率”這一表述可能存在用詞偏差,正确的術語應為保護性關稅。以下是詳細解釋:
保護性關稅是國家為保護本國産業免受進口商品競争沖擊而設置的關稅制度。其核心目的是通過提高進口商品成本,削弱其價格優勢,從而減少進口需求,為本國産業創造有利的市場環境。
“稅率”本身指稅額與課稅對象的比率(如關稅稅率=關稅額/商品完稅價格)。在保護性關稅中,稅率高低直接決定了保護力度,需根據産業需求動态調整。
若需進一步了解關稅具體稅率設置或案例,可參考國際貿易政策相關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