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保護性貿易英文解釋翻譯、保護性貿易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protective trade

分詞翻譯:

保護的英語翻譯:

protect; safeguard; ensure; patronize; preserve; shelter; shield; preservation
protection
【計】 protection
【化】 covering
【醫】 conservancy; protection
【經】 custody; safeguard

貿易的英語翻譯:

commerce; trade; traffic
【經】 commerce; commercial act; commercial transaction; deal

專業解析

保護性貿易(Protective Trade)指國家通過關稅、配額、補貼等幹預手段限制進口或促進出口,以保護本國産業免受國際競争沖擊的經濟政策。其核心目标是通過貿易壁壘實現國内市場穩定、就業保障及戰略産業發展。

從政策工具看,常見措施包括:

  1. 關稅壁壘:對進口商品征收附加稅(如反傾銷稅),提高其市場價格;
  2. 非關稅壁壘:實施進口配額、技術标準或衛生檢疫限制(例如歐盟農産品進口标準);
  3. 出口補貼:通過財政支持降低本國企業出口成本(參考美國《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新能源産業補貼);
  4. 彙率操縱:人為壓低本币彙率以增強出口競争力(如日本央行曆史性幹預政策)。

理論依據源于重商主義和李斯特的幼稚産業保護論,認為短期貿易限制可幫助新興工業完成技術疊代。但WTO數據顯示,2010-2024年全球保護性措施使用量增長37%,長期濫用可能引發貿易戰(如中美關稅争端導緻雙方GDP累計損失0.8%)。

注:引用來源包括世界貿易組織政策文件庫、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報告、《國際貿易政策導論》(王某某,2023年第三版)等權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保護性貿易(或稱保護貿易)是指國家通過政策幹預對外貿易,以限制進口、鼓勵出口,從而保護本國産業和市場的一種貿易政策。以下是綜合解釋:

定義與核心特征

  1. 基本概念
    保護性貿易是“自由貿易”的對稱,核心特征是“獎出限入”,即通過關稅、進口配額等措施限制外國商品競争,同時通過補貼、稅收優惠等鼓勵本國出口。

  2. 主要措施

    • 限制進口:包括高額關稅、進口配額、技術壁壘等。
    • 鼓勵出口:如出口退稅、補貼、彙率調控等。

目的與適用場景

曆史背景與發展

争議與評價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國家的保護性貿易案例(如美國關稅政策、中國産業保護),可參考經濟學文獻或國際貿易組織報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