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closure order
close; seal
【計】 capsulation; encapsulation; latch-up; lock stock and barrel
【化】 blocking; blocking (of the indicator); sealing
【醫】 lutation; seal; sealing
order; command; cause; drinking game; ream; season; your
【化】 ream
封閉令(fēngbì lìng)
漢英釋義
封閉令指政府或法律授權機構為應對緊急狀況(如公共衛生事件、安全威脅等)依法發布的,要求特定區域或場所暫時關閉、限制人員出入的行政命令。英文對應術語為closure order或sealing-off order,常見于法律及公共衛生領域。
強制性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2條,封閉令屬"行政強制措施",具有法律強制力,違反者需承擔法律責任。例如,2020年武漢因新冠疫情實施的封閉管理,即基于《傳染病防治法》第42條授權。
時效性
封閉令通常為臨時性措施,期限與緊急事件持續時間挂鈎。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33條規定,解除封閉需由原決定機關評估後公告。
特定對象
針對明确的地理範圍(如社區、建築)或場所(如市場、醫院),區别于全域封鎖(lockdown)。例如,北京新發地市場2020年疫情中僅封閉高風險區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42條:授權地方政府在疫區采取封閉措施。
《突發事件應對法》第49條:明确封閉場所為應急處置手段之一。
政策文件
國務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明确"封閉區"劃分标準及管理要求。
國際對應術語
世界衛生組織(WHO)将封閉令譯為"closure order",強調其法律效力(見WHO《公共衛生措施術語指南》)。
注:封閉令的實施需遵循比例原則,确保措施必要且最小化公衆權益影響,相關争議可通過行政訴訟途徑解決(《行政訴訟法》第12條)。
“封閉令”通常指政府或相關機構發布的命令,要求對特定區域、場所或設施進行臨時性封鎖或限制。以下是詳細解釋:
“封閉”指通過物理或行政手段隔絕内外聯繫,“令”則強調官方指令屬性。因此,“封閉令”可理解為一種具有強制性的封閉措施,常見于以下場景:
封閉令通常具有時效性,需通過官方渠道(如通告、新聞)發布,違反者可能面臨法律處罰。
如需更具體案例或法律依據,建議查詢政府公告或權威媒體報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