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onversion interval
compound interest
【計】 compound interest
【經】 compound interest
course; length; period; session
【經】 period; session
複利期間(Compounding Period)是指金融計算中利息生成并被加入本金的特定時間間隔,其核心特征是"利滾利"效應。根據《牛津金融詞典》定義,該概念包含三個關鍵要素:①計息周期的時長(如月/季度/年);②利率應用頻率;③利息再投資的起始節點。
以銀行存款為例,若約定半年複利一次,則每個6個月周期結束時産生的利息會立即轉化為新本金參與下一周期計息。這種周期性複利計算遵循公式: $$ A = P(1+frac{r}{n})^{nt} $$ 其中n代表年度複利次數,t為總年數。國際精算協會指出,複利期間越短(如季度複利vs年度複利),實際年利率越高。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術語标準化手冊》特别強調,該術語在中文語境下需與"計息周期"區分——前者特指複利生效的時間單元,後者包含單利計算場景。實際應用中,證券投資基金淨值計算、保險年金定價等領域均依賴精确的複利期間設定。
複利期間是指複利計算的時間間隔,即利息被加入本金并開始産生新利息的頻率。它是複利計算的核心參數之一,直接影響資金增長的速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複利的終值(A)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 A = P left(1 + frac{r}{n}right)^{nt} $$
複利期間(n)越大,利息積累越快。例如:
更高的複利頻率:即使年利率相同,複利期間越短,實際收益越高。
示例:本金1萬元,年利率5%,投資10年:
有效年利率(EAR):反映實際年收益,公式為:
$$
text{EAR} = left(1 + frac{r}{n}right)^n - 1
$$
通過理解複利期間,可以更科學地規劃投資或貸款策略,最大化收益或控制成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