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裂英文解釋翻譯、腹裂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celoschisis; coeloschisis; gastroschisis; schistocelia; schistocoelia
相關詞條:
1.gastroschisis
分詞翻譯:
腹的英語翻譯:
abdomen; paunch; stomach
【醫】 abdom.; abdomen; abdomino-; alvi; alvus; belly; celio-; coelio-; lapara
laparo-; venter; ventri-; ventro-
裂的英語翻譯:
crack; rend; split
【醫】 cleavage; cleft; crena; crenae; diastem; diastema; fissura; fissure
gap; rictus; rima; rimae; schistasis; schisto-; schizo-
專業解析
腹裂 (fù liè) 的漢英詞典釋義與醫學詳解
一、術語定義與英文對應
“腹裂”是一個醫學術語,指一種先天性的腹壁發育缺陷。其标準英文對應詞為Gastroschisis。
- 腹 (fù): 指腹部 (Abdomen)。
- 裂 (liè): 指裂開、裂隙 (Cleft, Split)。
- Gastroschisis: 源自希臘語,“gastro-”意為“胃”或“腹部”,“-schisis”意為“分裂”或“裂隙”。在當代醫學語境中,它特指出生時腸道等腹腔内髒器通過腹壁上的一個缺損(通常在臍帶右側)突出到體外的先天性畸形。
二、核心臨床特征
腹裂具有以下關鍵醫學特征:
- 腹壁缺損位置: 缺損位于臍帶插入點(肚臍)的旁側,絕大多數(約80%)在右側。臍帶本身插入位置是正常的。
- 突出髒器: 突出的髒器通常為小腸和結腸,有時也可能包括胃、肝髒等其他腹腔器官。這些髒器沒有膜性囊(如腹膜或羊膜)覆蓋,直接暴露于羊水中(産前)或空氣中(産後)。這是區别于臍膨出(Omphalocele)的關鍵特征。
- 發病機制: 目前認為主要是由于胚胎發育早期(通常在孕第4-8周)腹壁形成過程中,右側臍靜脈或卵黃動脈的缺血導緻局部腹壁組織發育障礙或壞死,從而形成缺損。
- 發生率與相關因素: 發生率約為1/2000至1/5000活産兒。年輕母親(<20歲)、吸煙、飲酒、使用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僞麻黃堿)可能增加風險。通常為孤立性畸形,較少合并其他重大結構畸形或染色體異常(與臍膨出相比)。
三、診斷與治療預後
- 産前診斷: 主要通過胎兒超聲檢查發現,表現為胎兒腹部外側(尤其右側)有無囊膜覆蓋的腸管漂浮在羊水中。母體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常升高。
- 産後處理: 屬于新生兒外科急症。出生後需立即用無菌濕潤敷料覆蓋暴露的髒器以減少熱量和水分散失、預防感染和損傷。患兒需靜脈補液、胃腸減壓、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主要治療方式是外科手術,目标是将突出的髒器還納回腹腔并關閉腹壁缺損。根據缺損大小和髒器還納的難易程度,可能需分期手術(如使用矽膠保護袋逐步還納)。
- 預後: 隨着産前診斷和新生兒外科技術的進步,總體存活率很高(>90%)。長期預後主要取決于腸道功能恢複情況,部分患兒可能出現短腸綜合征、腸梗阻、胃食管反流、生長發育遲緩等問題,需要長期隨訪和支持治療。
權威參考資料來源:
- 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多蘭圖解醫學詞典) - 标準醫學詞典術語定義。 [可信賴的醫學參考來源]
- Mayo Clinic (梅奧診所) - Gastroschisis 概述、症狀、原因、診斷與治療。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gastroschisis/symptoms-causes/syc-20376092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 Gastroschisis 定義、數據統計、風險因素研究。 https://www.cdc.gov/ncbddd/birthdefects/gastroschisis.html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 Genetic and Rare Diseases Information Center (GARD) - Gastroschisis 信息頁。 https://rarediseases.info.nih.gov/diseases/6480/gastroschisis
網絡擴展解釋
腹裂(Gastroschisis)是一種先天性腹壁發育缺陷疾病,主要表現為胎兒出生時臍旁腹壁全層缺損,導緻内髒(多為腸管)脫出體外。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定義與概述
腹裂是由于胚胎時期腹壁發育異常,導緻臍旁(多見于右側)腹壁全層缺損,無皮膚或腹膜覆蓋,使腸管等内髒直接暴露于羊水或體外。該病與臍膨出不同,缺損處無囊膜覆蓋,且臍帶位置正常。國内發生率約為2/10 000~4.9/10 000,多見于低體重兒。
2.病因與危險因素
- 胚胎發育異常:腹壁兩側肌肉未能正常對合,可能與右臍靜脈異常或血管發育缺陷有關。
- 危險因素:低齡産婦、孕期吸煙、使用血管收縮劑等。
- 具體誘因尚不明确,但産前超聲可早期發現。
3.症狀表現
- 腹壁缺損:出生時可見臍旁全層裂口,多位于右側,大小不一。
- 内髒脫出:腸管、胃等外露,表面覆有纖維素性滲出物,常伴水腫、粘連。
- 并發症:體溫調節障礙(因髒器暴露)、腸功能障礙(如酸中毒)、合并腸閉鎖/旋轉不良等。
4.診斷方法
- 産前超聲:為首選檢查,孕12周後可發現,重點評估缺損位置、脫出物性質(是否有肝髒)、腸壁增厚及是否合并其他畸形。
- 母血及羊水檢測:AFP(甲胎蛋白)水平可能升高。
5.治療與預後
- 手術治療:出生後需盡快行内髒還納和腹壁修補術,術後需密切監測腸道功能。
- 分娩建議:一般無需提前分娩,複雜型(如肝脫出)可考慮剖宮産。
- 預後:存活率超過90%,但可能遺留腸道功能異常或發育遲緩。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參考相關醫學共識或臨床病例研究(來源:、2、3、8等)。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