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andrailing
help sb. up; support with hand
column; cote; fence; hurdle; shed
【醫】 bar
【經】 column
"扶欄"是現代漢語中具有明确功能指向的建築學術語,指建築物中供人手扶支撐的橫向或斜向欄杆結構。根據《現代漢英詞典》(第3版)的釋義,該詞對應英文翻譯為"handrail"或"balustrade",特指樓梯、陽台、走廊等場所設置的防護性支撐構件。
從建築規範角度分析,《建築學漢英雙解詞典》界定扶欄需滿足三項基本要素:①垂直高度通常為85-95厘米的人體工程學設計;②具備承重能力的安全防護結構;③由立柱、橫杆和填充構件組成的系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21版)。在實際應用中,該構件需符合GB50352-2019《民用建築設計通則》關于公共建築欄杆的荷載要求。
材質選擇方面,傳統建築多采用木質扶欄體現東方美學,如北京頤和園長廊的柏木雕花扶欄;現代建築則普遍使用不鏽鋼、鋁合金等金屬材質,佐以鋼化玻璃等新型複合材料,這種演變在《中國建築史綱》(清華大學出版)中有詳細技術沿革分析。需要特别說明的是,該構件與普通欄杆(railing)的核心區别在于必須具備可供持續握持的功能性表面處理。
“扶欄”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結合多個詞典和文獻的釋義,具體解釋如下:
動作層面
指“用手扶着欄杆”的動作。該用法常見于古典文學,如宋代蔡襄《牡丹賦》中的“槁壤潛春,扶欄向夕”,描寫人物倚靠欄杆的姿态。
物體層面
指“扶手用的欄杆”本身,即建築物中供人扶持的欄架構件。例如菡子《媽媽的故事》中“靠着扶欄,我們看着湖水”,此處“扶欄”代指橋欄。
以上釋義綜合了權威詞典及文學用例,如需進一步查閱,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或查字典的造句示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