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payment schedule
【經】 cash day; pay day
order; rule
【化】 range
rota; surface; table; watch
【計】 T
【化】 epi-
【醫】 chart; meter; sheet; table
【經】 schedule
"付款日程表"是商業合同和國際貿易中常見的專業術語,其漢英對照解釋為"Payment Schedule"。根據《牛津商業英語詞典》(Oxford Business English Dictionary)的定義,該術語指在協議中明确規定的資金支付時間序列,通常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分期支付結構
指将總金額分解為多個階段支付的安排,例如首付款(down payment)、進度款(interim payment)和尾款(final payment)的劃分。國際貿易中常見30/70(籤約付30%,交貨付70%)或40/40/20(預付款、發貨款、驗收款)等組合模式。
時間節點約束
每個支付階段均與特定履約節點挂鈎,例如《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0)規定,FOB條款下通常以提單籤發日作為中期付款觸發條件,CIF條款則以貨物到港作為尾款支付依據。
違約救濟條款
包含延遲付款的滞納金計算方式,如中國《合同法》第114條規定的日萬分之五違約金标準,以及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第32條關于逾期付款的信用證處理規則。
該術語在工程承包領域具有特殊含義,根據FIDIC《施工合同條件》(紅皮書)第14條款,承包商需根據工程進度計量報告申請階段性付款,業主方則需在28天内完成審核支付,此過程形成的資金流轉記錄即構成法定付款日程表。
“付款日程表”是一個結合財務管理和時間安排的術語,其含義可拆解為以下兩部分:
組合詞義 指以表格形式詳細列明付款時間、金額、收款方等信息的計劃文件。例如:
應用場景
英文對應 英語中可譯為“payment schedule”()或“payment calendar”,常見于國際貿易合同條款中。
該詞屬于專業領域術語,主要應用于財務、商務及法律場景。如需查看具體表格模闆,可參考提供的付款計劃表示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