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redit period
pay; pay a sum of money
【電】 payment
deadline; term; time; time limit
【化】 term
【醫】 term
【經】 term; time limits
付款期限(Payment Term)是商業交易中的核心概念,指買賣雙方約定的貨款支付截止時間。從漢英詞典與法律視角分析,其内涵包含以下要點:
基礎定義與法律約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59條,付款期限是合同義務的關鍵條款,買方需在約定日期前完成支付,否則構成違約。在英漢法律詞典中,對應術語為“Payment Due Date”,強調時間節點的強制性。
商業實踐中的分類
國際商會《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0)将付款期限分為兩類:
期限計算規則
《牛津英漢雙解商務詞典》指出,付款期限通常以“自然日(Calendar Days)”或“工作日(Business Days)”計算,國際交易需明确時區與銀行交割規則。
違約後果與救濟
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CISG)第62-65條,逾期付款可能導緻賣方中止履約、索賠利息損失或解除合同。中國《民法典》第584條進一步規定,違約方需賠償實際損失與可預見利潤損失。
(注:引用來源基于權威出版物,因平台限制未附外部鍊接,讀者可查閱《合同法》《Incoterms® 2020》《牛津商務詞典》及CISG原文獲取詳細信息。)
付款期限是商業交易和票據法律中的重要概念,具體可分為以下兩類場景:
基本含義
指票據上明确記載的付款到期時間,用于确定彙票何時到期。例如商業彙票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與提示付款期的區别
指買賣雙方約定的貨款支付時間,常見類型:
《票據法》第二十五條明确規定票據付款期限的記載要求。超過法定期限可能喪失追索權,僅能向承兌人或出票人主張權利。
如需查看具體票據案例或完整法律條文,可參考會計學堂、正保會計網校等來源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