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負商譽英文解釋翻譯、負商譽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bad will; negative goodwill

分詞翻譯:

負的英語翻譯:

bear; tote; shoulder; suffer; minus; negative; owe; rely on; lose
【醫】 Lift

商譽的英語翻譯:

【經】 prestige

專業解析

負商譽(Negative Goodwill)是財務會計領域的重要概念,指企業并購過程中支付的對價低于被收購方可辨認淨資産公允價值的差額部分。其英文術語對應為"Negative Goodwill"或"Bargain Purchase",在國際會計準則(IFRS 3)和美國會計準則(ASC 805)中均有明确定義。

從會計處理角度,負商譽的産生需滿足嚴格條件:首先,被收購方的可辨認資産必須經過獨立第三方評估确認公允價值;其次,收購價格需低于這些資産的公允價值淨值。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要求,該差額需在并購當期直接計入損益表,作為非經常性收益處理。

典型案例包括:企業通過破産拍賣獲得資産包時,或行業周期性低谷時的戰略性收購。例如2020年能源行業低谷期,殼牌公司收購某頁岩油企業時就曾确認過負商譽收益。這種會計處理方式反映了市場公允價值原則的實質應用。

權威參考文獻:

  1. IFRS基金會《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3號——企業合并》https://www.ifrs.org
  2. FASB《會計準則彙編主題805》https://www.fasb.org
  3.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企業并購會計實務指南》https://www2.deloitte.com

網絡擴展解釋

負商譽是企業并購中的特殊會計概念,其核心含義及要點如下:

一、定義

負商譽指在企業并購中,購買方支付的投資成本低于被并企業可辨認淨資産公允價值的差額。例如:若被并企業淨資産公允價值為200萬元,實際收購價為180萬元,差額20萬元即為負商譽。

二、形成原因

  1. 隱性不利因素:被并企業存在未在賬面上反映的負面因素,如經營不善、未來收益預期低、隱性負債等;
  2. 資産處置困難:部分資産無法單獨出售或出售成本過高(如需拆分不動産或支付高額中介費);
  3. 交易談判結果:出售方因急需資金或市場低迷,接受折價交易。

三、會計處理

國際主流的兩種處理方式:

  1. 沖減非流動資産:按比例調減被并企業非流動資産(如固定資産、無形資産)的公允價值;
  2. 确認為當期收益:若無法通過調整資産價值消除差額,剩餘部分直接計入并購當期損益。

四、與商譽的對比

對比項 商譽 負商譽
産生條件 收購價>淨資産公允價值 收購價<淨資産公允價值
會計性質 資産類科目(無形資産) 差額收益或資産價值調整
經濟含義 反映企業超額盈利能力 反映被并企業隱性風險或折價交易

五、注意事項

如需更詳細案例或會計處理流程,可參考來源網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