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cast scrap
abandon; abolish; depose; give up; waste; useless
casting; founding
expect; feed; material; stuff
【化】 filter material
"廢鑄料"是鑄造行業中産生的廢棄金屬材料,指在金屬鑄造、加工或回收過程中因質量不達标、工藝損耗或産品淘汰形成的殘餘物質。根據《現代鑄造技術手冊》定義,其核心特征為不具備直接使用價值但可通過再處理實現資源化。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對應"foundry scrap"或"casting waste",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物理形态分類
廢鑄料可分為澆口廢料(gate scrap)、冒口廢料(riser scrap)和廢鑄件(rejected castings)三種類型。中國鑄造協會技術報告顯示,澆注系統産生的廢料占比達鑄造流程總廢料的40%-60%。
化學成分标準
根據ASTM A887标準,廢鑄料需标注主要金屬成分(如鑄鐵、鑄鋼或鋁合金)及雜質含量。《金屬再生工藝學》指出,合格廢鑄料的合金成分回收率須達到92%以上才能進入熔煉循環。
環保處理規範
國家《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要求鑄造企業須對廢鑄料進行磁選分離、破碎篩分等預處理,其中重金屬含量超标的廢料必須交由具備危廢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置。國際回收局統計數據顯示,全球鑄造業每年産生的6500萬噸廢鑄料中,78%通過正規渠道實現資源再生。
“廢鑄料”并非标準行業術語,可能是對鑄造行業廢棄材料的簡稱或口語化表達。根據字面拆解和行業常識,可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指鑄造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廢棄材料,包括不合格鑄件、澆注剩餘金屬液、廢砂、爐渣等。這些材料因無法直接用于成品而被歸類為廢料。
常見類型
處理方式 通常通過回收系統進行分揀,金屬廢料可重熔再利用,廢砂經再生處理後部分可回用,環保處理率可達60%-80%(具體數據需參考最新行業報告)。
注意:若涉及具體生産場景,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精準解釋。鑄造行業術語存在地域性和企業差異性,實際應用中建議參考《鑄造術語》國家标準(GB/T 5611)。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