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 only
"非但"是現代漢語中具有遞進關聯功能的範圍副詞,其語義功能與語法特征在漢英對比中呈現以下特點:
核心語義
表示"不僅/不但"的遞進關系,通過否定前項引發後項更極端的表達(《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英語對應表達為"not only...but also..."結構,如:"他非但沒道歉,還反咬一口" → "Not only did he not apologize, but he also shifted the blame"(《牛津漢英詞典》第三版)。
句法特征
必須與後續關聯詞構成"非但...而且/還/反而..."的框架結構,例如:"暴雨非但沒有緩解旱情,反而引發了山洪"(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在英語翻譯時需注意倒裝結構的使用頻率差異,中文多采用自然語序,英文則常用"Not only + 倒裝"句式。
語用限制
多用于書面語及負面語境,具有強調意外性的語用功能。比較中英文語料可見,漢語"非但"在否定強度上強于英語"not only",如:"這個方案非但不能節約成本,還會增加預算"(《商務漢語常用詞語手冊》,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曆時演變
據《近代漢語虛詞詞典》(語文出版社)考證,該詞始見于宋代文獻,明清時期完成語法化過程,其否定強調功能在現代漢語中得到固化。英語對應結構"not only...but also..."則源自拉丁語"non solum...sed etiam..."的借譯形式(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非但”是一個連詞,主要用于表示遞進關系,強調後項比前項更進一步,或引出與預期相反的情況。以下是詳細解釋:
遞進關系:
強調前項與後項的關聯性,後項多為對前項的補充或加強。
例句:
他非但能完成自己的任務,還肯幫助别人。(、)
對比或轉折:
當後項與預期相反時,常與“反而”“反倒”連用,表達意外或否定前項的效果。
例句:
李玲勸慰芊芊,芊芊非但不感激,反而責怪她多管閑事。
歐洲人非但未能穩定市場,反倒增加了不确定性。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權威詞典(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