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nti-flammability agent; fire suppressor
防燃劑(Flame Retardant)是指通過物理或化學作用延緩或阻止材料燃燒的一類功能性添加劑,其英文對應術語為"flame retardant"或"fire retardant"。根據材料科學領域的研究,防燃劑主要通過以下機制實現阻燃效果:
氣相阻隔:分解産生不可燃氣體(如二氧化碳、水蒸氣)稀釋氧氣濃度,例如含氮化合物經熱解産生的氨氣。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的實驗數據顯示,這類添加劑可使聚氨酯泡沫的極限氧指數提高35%以上。
凝聚相成炭:促進材料表面形成緻密碳化層(char layer),溴系阻燃劑在200-300℃時産生的HBr自由基可有效阻斷燃燒鍊反應。根據國際防火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Fire Safety Science)的标準測試,該機制可使木材的燃燒速率降低40-60%。
吸熱降溫:氫氧化鋁等無機填料在分解時吸收大量熱量(吸熱量達1,970 J/g),使基材溫度低于燃點。建築材料行業普遍采用此類型防燃劑,歐盟REACH法規規定其添加量需控制在材料總質量的15-65%範圍内。
防燃劑在電子設備、建築材料、交通工具等領域的應用需符合ASTM E84、UL94等國際安全标準。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建議優先選用無鹵素阻燃體系以減少環境負荷,相關替代品研發已被列入《斯德哥爾摩公約》優先評估清單。
“防燃劑”一般指用于阻止或減緩材料燃燒的化學添加劑,通常與“阻燃劑”為同一概念。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作用機制:
定義與核心作用
防燃劑是一種通過物理或化學方式幹擾燃燒過程的物質,能降低材料的可燃性、減緩火焰蔓延速度,并抑制燃燒産生的有害煙霧。其核心目标是提升材料的防火安全性。
作用機制
附加功能
除阻燃外,還可能具備抑煙(減少有毒煙霧)、抗滴落(防止熔融材料滴落引燃他物)以及增強材料耐高溫、抗腐蝕等性能。
應用領域
廣泛用于塑料、紡織品、建築材料、電子設備外殼等易燃材料中,例如汽車内飾、電路闆、防火塗料等。
注:術語“防燃劑”更強調預防燃燒的主動性,而“阻燃劑”側重抑制已發生的燃燒,但實際使用中兩者常混用。具體分類可參考專業文獻或行業标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