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rsonist
commit arson; set on fire
【法】 arson; incendiarism
infract; violate; criminal; sin
【法】 commit; perpetrate
"放火犯"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指故意縱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人。該術語對應英文為arsonist 或fire-setter,屬法律和犯罪學領域的專業詞彙。以下從定義、法律要件及社會危害性三方面解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14條與第115條,放火犯需滿足以下要件:
示例:
若行為人蓄意點燃倉庫貨物,即構成放火罪;若因過失引發火災則屬于"失火罪"(crime of causing a fire negligently)。
放火犯最高可判處死刑(《刑法》第115條),其危害性體現為:
權威參考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0修正)第114-115條
Black's Law Dictionary: "Arson" (11th ed., Thomson Reuters)
DSM-5: Pyromania Diagnosis Criteri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根據中國《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放火犯”是指實施放火罪的行為人。以下從定義、構成要件、量刑标準及案例等方面綜合解釋:
放火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個人。其核心在于行為是否危及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財産安全()。
若放火僅燒毀獨立建築且未危及周圍(如偏遠自建房無他人或財産風險),則不構成放火罪,可能按故意毀壞財物處理()。
提到,馬某在停車場放火洩憤,雖未緻重大傷亡,但因危害公共安全被判放火罪,體現該罪對公共安全風險的嚴格認定()。
放火犯的認定關鍵在于行為是否危害公共安全,而非單純財産損失。需結合具體場景判斷,法律對此類犯罪采取嚴厲懲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