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oodgate
dampproof; moistureproof; protection against the tide
【計】 moisture protection
【化】 damp proofing; moisture-proof
clough; floodgate; lock; milldam; sluice; water gate; waterlocks
防潮水閘(英文:Tidal Barrier或Flood Control Sluice)是一種用于調節潮汐水位、防止海水倒灌的水利工程設施,常見于入海口、沿海低窪地區及感潮河段。其核心功能是通過閘門啟閉控制水流方向,在漲潮時阻擋海水侵入内陸河道,退潮時排洩内澇積水,同時平衡淡水資源與海洋鹽度。
根據《水利水電工程技術術語标準》(GB/T 50095-2014),防潮水閘的結構包括閘室、閘門、啟閉機、消能防沖設施及上下遊連接段。閘門類型可選用平闆鋼閘門、弧形閘門或液壓自動翻闆閘,依據潮汐強度及防洪等級設計。例如,上海蘇州河河口水閘采用液壓底軸驅動閘門技術,單孔跨度達100米,可抵禦千年一遇的風暴潮(數據來源:中國水利部《全國重點水閘工程技術案例彙編》)。
在漢英詞典中,該術語對應翻譯為“tidal surge barrier”或“anti-tide sluice”,國際工程領域更常用“storm surge barrier”(如荷蘭Maeslantkering防洪閘)。其工作原理遵循流體力學公式:
$$ Delta H = frac{Q}{2gA} $$
其中$Delta H$為閘門兩側水位差,$Q$為流量,$g$為重力加速度,$A$為過水斷面面積(公式引自《海岸工程水力學》,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出版)。
防潮水閘是一種用于防止海水倒灌、調節河流水位的水利工程設施,通常建在河流入海口或潮汐通道處,兼具防洪、蓄淡、航運等綜合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防潮水閘通過閘門控制水流,主要解決海水漲潮時倒灌内陸的問題,同時可在汛期排洩洪水,旱季蓄存淡水。例如天津的海河防潮閘,通過啟閉閘門平衡海水與河水水位,保護沿岸地區免受潮災和洪澇。
按用途可分為:
中國海河防潮閘是典型代表,建于1958年,集洩洪、擋潮、蓄淡、航運于一體,有效解決了海河入海口區域的水患問題,是早期綜合水利工程的典範。
河口地區多為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區域,防潮水閘對保障生産生活安全、維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若需了解具體技術參數或更多案例,可進一步查閱水利工程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