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untercharge
in reverse; on the contrary; turn over
【醫】 contra-; re-; trans-
accuse; ask for; inform; notify; tell
在漢英法律詞典中,"反告"對應的英文術語為"counterclaim",指民事訴訟中被告針對原告提出的獨立訴訟請求。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法律要件:
一、程式對等性
反告是被告在應訴過程中行使的法定權利,允許被告在同一訴訟程式中向原告提出具有關聯性的獨立訴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40條)。這種制度設計體現了訴訟效率原則,避免司法資源重複消耗。
二、訴求關聯性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有效的反告必須滿足"基于相同法律關系"或"訴訟請求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要件。例如在合同糾紛中,被告可針對原告的違約指控提出質量瑕疵反告。
三、時限要求
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反告,根據《民事案件案由規定》,逾期提出的反告可能被裁定不予受理。特殊情況下經法院審查可延長,但不得影響原告訴訟權利的實現。
四、效力特征
經法院受理的反告具有獨立法律效力:1) 産生訴訟時效中斷效果;2) 形成對抗原告訴求的防禦體系;3) 可能産生抵銷、吞并原告訴求的法律後果。
五、域外法比較
英美法系将counterclaim細分為強制反訴(compulsory counterclaim)與任意反訴(permissive counterclaim),前者要求必須與主訴基于同一交易或事件(《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Rule 13(a))。
“反告”是一個法律相關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因擔心被他人告發而搶先上告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反告”指當某人預感到自己可能被他人告發時,主動先行向官方或司法機構提出控告,以搶占先機或轉移責任。該詞最早見于《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的案例:淮南王劉安因擔心太子劉爽揭露其謀反陰謀,搶先上書控告劉爽的罪行。
在現代法律語境中,“反告”可能與反訴概念相關。根據的權威解釋,反訴指被告在訴訟過程中對原告提出獨立請求,但需滿足特定條件(如基于同一事實、屬于同一法院管轄等)。例如民事案件中,被告可針對原告的訴求提出反訴。
建議在正式法律文書中使用“反訴”等專業術語,日常語境中“反告”更偏向描述搶先控告的行為模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