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anti-knock quality
【化】 anti-explosion; explosion-protection
防爆性(Explosion-Proof Properties)指物質、設備或環境具備防止爆炸發生或抑制爆炸擴散的特性。在工業安全領域,該術語特指通過結構設計、材料選擇或防護措施,使設備在易燃易爆環境中仍能安全運行的能力。
從技術标準角度,防爆性需符合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制定的IEC 60079系列标準,該标準将防爆設備分為隔爆型(Ex d)、增安型(Ex e)、本質安全型(Ex i)等類别,通過限制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或控制點火源實現防護。例如,防爆電氣設備的外殼需滿足特定機械強度,确保内部爆炸不會引燃外部環境。
在應用層面,防爆性常見于石油化工、礦山、航空航天等領域。中國國家标準GB 3836-2010明确規定,防爆設備須通過溫度組别測試(如T1-T6等級),确保表面溫度低于可燃物質自燃點。美國防火協會(NFPA)發布的NFPA 70(國家電氣規範)第500章則細化了危險場所的防爆設備選型規範。
權威文獻如《英漢科技大詞典》(科學出版社)将防爆性定義為"通過物理隔離或化學抑制手段,消除爆炸三要素(可燃物、氧氣、點火源)中至少一項的系統特性",這一解釋被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等多篇學術論文引用。
“防爆性”指設備或材料在爆炸危險環境中防止爆炸發生或限制爆炸影響的能力,其核心是通過特殊設計阻斷爆炸條件。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概念
防爆性指設備能夠抵抗爆炸沖擊力與熱量而不損壞,或通過結構設計阻止内部爆炸擴散到外部環境。例如防爆燈、防爆開關等設備,即使内部發生火花或爆炸,也不會引燃外部可燃氣體。
爆炸三要素限制
防爆性實現需阻斷以下任一條件:
結構類型
常見防爆結構包括:
技術标準
需符合國家标準如GB 3836(中國)、ATEX(歐盟)等,涉及外殼接合面間隙、材料耐壓性等指标。
防爆設備廣泛用于石油、化工、礦井等存在易燃易爆氣體的環境。設備需通過專業機構認證(如PCEC、NEPSI),确保符合安全規範。
如需進一步了解防爆等級分類或具體案例,可參考、7、9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